罗马书 15:7–9

 

罗马书 15:7–9 直译 + 希腊文 + 注释(after-supersessionism 风格)

(维持之前的翻译风格:尽量直译、保持完整希腊字、强调犹太盟约连续性)


15:7

希腊文

Διὸ προσλαμβάνεσθε ἀλλήλους καθὼς καὶ ὁ Χριστὸς προσελάβετο ὑμᾶς, εἰς δόξαν τοῦ θεοῦ.

直译(保持结构)

所以,你们要彼此接纳(προσλαμβάνεσθε),正如 基督也接纳了你们(ὁ Χριστὸς προσελάβετο ὑμᾶς)一样,为着神的荣耀(εἰς δόξαν τοῦ θεοῦ)。

关键字注释

  • προσλαμβάνω(接纳、欢迎、接入团体)
    在保罗书信中常有“加入团体、给予空间、接入交往”的含义,不是表面欢迎,而是身份上的接纳

  • εἰς δόξαν τοῦ θεοῦ(为了神的荣耀)
    不是“结果荣耀”,而是“目的荣耀”——命令的根本原因。

背景说明

这是保罗劝导“强者”(主要是外邦基督徒)与“弱者”(托拉谨守的犹太基督徒)要在同一群体里彼此接纳 —— 不是强者“容忍”弱者,而是共同体现神的荣耀


15:8

希腊文

Λέγω γὰρ Χριστὸν διάκονον γεγενῆσθαι περιτομῆς ὑπὲρ ἀληθείας θεοῦ, εἰς τὸ βεβαιῶσαι τὰς ἐπαγγελίας τῶν πατέρων.

直译

因为我说,基督成了“割礼之人的仆役”(διάκονον περιτομῆς),是为了神的真实(ὑπὲρ ἀληθείας θεοῦ),好 坚立(βεβαιῶσαι)列祖的应许

关键字注释

  • διάκονον περιτομῆς(割礼者之仆役)
    非一般“仆人”,而是为割礼者(犹太族群)而服事的“使者 / 代理人”。

  • βεβαιῶσαι(使可信、使坚固、确认)
    指“证实神对亚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约”。

背景说明

这里是保罗最强的反取代论(anti-supersessionist)主张:
弥赛亚耶稣首先是来成全并确认以色列的应许,不是废弃以色列。

Tucker 在 〈A Doxological Social Identity〉章 中强调:

接受基督并不等于脱离以色列的故事,而是进入以色列的故事。

因此外邦人不是“取代以色列”,而是透过基督进入以色列的大叙事(derived insight from Tucker)。


15:9

希腊文

τὸ δὲ ἔθνη ὑπὲρ ἐλέους δοξάσαι τὸν θεόν, καθὼς γέγραπται· Διὰ τοῦτο ἐξομολογήσομαί σοι ἐν ἔθνεσιν, καὶ τῷ ὀνόματί σου ψαλῶ.

直译

并且使外邦人(τὸ ἔθνη)因神的怜悯而荣耀祂,正如经上所记:“因此我要在外邦中赞美你(ἐξομολογήσομαί σοι),并向你的名歌唱(ψαλῶ)。”

关键字注释

  • ὑπὲρ ἐλέους(因着怜悯)
    外邦人的加入不是因为资格,而是因为怜悯(约伯记、出埃及记 34:6 的神形象延续)。

  • ἐν ἔθνεσιν(在外邦中)
    指犹太诗人/以色列人在外邦中赞美神,意味着万民共同敬拜的未来图景

背景说明

这里引用 诗篇 18:49(撒下 22:50),原始语境是 大卫在列国中赞美耶和华
保罗把此应用于弥赛亚群体,展示:

外邦人加入敬拜并不是“替代以色列”,而是“参与以色列的敬拜”。

Tucker(〈A Doxological Social Identity〉章)强调:

一个新的、联合的敬拜群体形成了:犹太人与外邦人并肩赞美同一位以色列的神。


神学整合(derived insight from Tucker’s arguments)

1. 保罗在 15:7–9 的三步逻辑

(1)彼此接纳 → (2)因为基督首先服事割礼者 → (3)因此外邦人也加入敬拜

这是保罗在罗马书中最强的合一宣告之一。


2. “荣耀”(δόξα)从来不是抽象属灵概念,而是犹太人与外邦人共同敬拜**的群体现实

Tucker 指出:

新社群(ekklesia)并不是废弃、取代以色列,而是一个“在基督中共同敬拜”的多族群群体。

这也是保罗在 15:7 开头命令“彼此接纳”的根本理由。


3. 弥赛亚耶稣的服事是“顺序性的”而非“排他性的”

保罗逻辑清楚:

  1. 首先服事以色列(确认应许)

  2. 因此外邦得怜悯并加入敬拜

这仍然保持 神对以色列的盟约优先性(after-supersessionism 核心)。


4. 外邦人的加入不是“替代”,而是“加入以色列的敬拜共同体”(derived from Tucker)

保罗引用诗篇,是强调:

  • 外邦人的敬拜不是新宗教

  • 而是以色列敬拜的扩展

  • 是亚伯拉罕之约“万国得福”的实现


结语:罗马书 15:7–9 的核心信息

  1. 基督接纳你们 → 你们也要彼此接纳

  2. 弥赛亚先服事以色列 → 使神的应许有效

  3. 外邦因此得怜悯 → 加入以色列的敬拜

  4. 合一的敬拜 = 荣耀神

这是 Tucker 所说的:

“A doxological social identity”——以敬拜为中心的新群体身份。
(并非取代以色列,而是在弥赛亚里与以色列共同敬拜。)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基路伯

献给阿撒泻勒:亚哈雷·莫特经文中替罪羊的深意

使徒行传2:14–47详解:希腊文剖析、旧约引用与犹太背景透视(逐节注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