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利未记”的博文

死海古卷之一瞥

图片
  📜 死海古卷与七十士译本的奇妙一致:利未记 4:26–28 与「ΙΑW」神名的发现 一、引言 在圣经手抄本的浩瀚历史中, 死海古卷(Dead Sea Scrolls) 与 七十士译本(Septuagint, LXX) 是研究希伯来圣经最珍贵的两大见证。 通常学界认为,死海古卷代表犹太地区的希伯来传统,而 LXX 是埃及犹太人所用的希腊译本。 然而,在某些片段中,两者竟展现出 惊人的一致性 —— 其中最著名的一例,出现在 利未记 4:26–28 的赎罪祭律法中。 二、经文背景:赎罪条例中的「非故意之罪」 《利未记》第四章描述人若误犯罪时的赎罪献祭(חַטָּאת / ḥaṭṭāʾt )。 第 26–28 节特别说明个人犯罪的情况: MT(马所拉文本)利未记 4:27–28 「若平民中的一个人误犯了罪,是耶和华(יהוה)所禁止的事,…就要牵一只没有残疾的母山羊来,作为赎罪祭,因他所犯的罪。」 三、死海古卷的希腊译本:4QLXXLevb(4Q120) 在死海地区出土的一段小羊皮卷(编号 4QLXXLevb )中, 学者发现其文字与 LXX 利未记高度一致。 抄本年代约为 公元前一世纪 , 是目前所知最古老的七十士译本残片之一。 这一段保留了利未记 4:27–28 的部分文字: 4QLXXLevb: ἐὰν δὲ ψυχὴ ἁμάρτῃ ἀκουσίως ἐκ τοῦ λαοῦ τῆς γῆς... καὶ ἐξιλάσεται αὐτῷ ὁ ἱερεὺς περὶ τῆς ἁμαρτίας αὐτοῦ, ὅτι ἐπὶ τῷ ἸΑW ἥμαρτεν... 这里我们看到两个极为重要的特征: 1️⃣ “ἀκουσίως ἐκ τοῦ λαοῦ” : 表示「非故意地、无意地」犯罪,对应希伯来文 “בִּשְׁגָגָה ( bishgāgāh )”; 这与后期通行的 LXX 用词 “κατ᾽ ἄγνοιαν”(因无知而犯)略有不同。 2️⃣ 神名写作 “ΙΑW” (IAO), 而非后期译文中常见的 “Κύριος”(主)。 这显然是 יהוה ( YHWH ) 的希腊化音写形式,(也有希腊文本保留YHWH的希伯来文字母的笔画) 反映出早期犹太译者尚未避讳神名,而是尽力保留原音。 四、L...

朱红

  救赎 的 朱红 线: 圣经 中的“ 朱 红色” 神学 引言 “ 朱 红色” 在 圣经 中 多次 出现—— 不仅是 一种 染料 或 布料 颜色, 更 承载 着 深远 的 象征 意义。 从 会 幕 的 陈设 到 祭司 的 衣 袍, 从 洁净 礼 到 喇 合 窗 前 的 朱红 线, 它 成为 贯穿 救赎、 立 约、 遮盖 与 盼望 的 视觉 符号。 我们 追溯 这 条“ 朱红 线”, 会 发现 它 如何 贯通 旧约 与 新约, 最终 归于 弥赛亚 的 工作。 一、 朱 红色 在 会 幕 与 祭司 服饰 中的 使用( 出埃及记) 关键 经文 : 出埃及记 25– 28 章: 会 幕 与 大祭司 衣 袍 的 制作 指令 出 26: 1:“ 你要 用 蓝色、 紫色、 朱 红色 线 和 捻 的 细 麻...” 出 28: 6:“ 要用 金 线 和 蓝色、 紫色、 朱 红色 线... 做 以 弗 得。” 朱 红色 是 构 建 会 幕 与 圣职 服饰 的 三 种 主 色 之一。 犹太 传统( 如 拉 希 注释) 指出, 朱红 象征 罪、 血 与 属地 的 生命。 它 与 蓝色( 属 天) 和 紫色( 君权) 并列, 代表 人类 的 有限 与 洁净 的 需要。 二、 朱 红色 与 洁净 礼仪( 利 未 记 与 民 数 记) 关键 经文 : 利 未 记 14: 4– 6: 大麻 风 洁净 礼 民 数 记 19: 6: 红 母牛 焚烧 的 材料 之一 为 朱红 线 这些 材料 一同 焚烧, 成为 从 死亡 与 污秽 中 洁净 的 仪式。 朱红 线 象征 人类 的 罪 与 血, 与 香 柏木( 坚固)、 牛膝 草( 谦卑) 形成 象征 性的 洁净 过程。 三、 朱 红色 作为 保护 与 立 约 的 记号: 喇 合 的 线( 约 书 亚 记) 关键 经文 : 约 书 亚 记 2: 18:“ 你要 把 这 条 朱红 线 系 在 你 所 缒 我们 下去 的 窗户 上...” 喇 合, 一位 外 邦 女子, 接待 了 以色列 探 子, 被 指示 用 朱红 线 标记 她的 家。 这 与 出埃及记 12 章 的 逾越 节 血迹 相 呼应, 是 信心 与 救 恩 的 象征。 新约 评价 : 希伯来 书 11: 31 ...

再思赎罪:从《利未记》到新约的献祭转化

 再思赎罪:从《利未记》到新约的献祭转化 引言 “赎罪”(atonement)这个概念对犹太教与基督教而言都居于核心地位。圣经中的赎罪不仅是仪式行为,更是关于人如何与圣洁的神恢复关系的深刻神学真理。 从《利未记》的祭司制度到新约中耶稣的献祭,圣经展现了赎罪观念的发展与深化。而大卫·莫菲特(David M. Moffitt)在其著作《Rethinking the Atonement》中,挑战了西方神学对赎罪的简化理解,重申了 耶稣复活、升天和天上大祭司职分 在赎罪完成中的重要性。 一、赎罪的希伯来语与《利未记》的献祭体系 1. “赎罪”在希伯来语中的词根:כָּפַר ( kaphar ) 常被译为“遮盖、赎回、遮蔽”。 出现于《利未记》最频繁的用法是“大祭司为百姓赎罪”(כִּפֶּר עַל־הָעָם)。 赎罪不是情绪安慰,而是客观的遮蔽与洁净行为 ,使人可以重新靠近神。 “因为生灵的生命是在血中,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。”(利未记17:11) 2. 利未记中的献祭种类 赎罪祭(חַטָּאת) :主要处理人对圣所的玷污,强调洁净功能。 赎愆祭(אָשָׁם) :多用于偿还具体过错(如偷窃、欺骗等),强调责任与补偿。 燔祭(עֹלָה) :表达完全奉献给神。 平安祭(שְׁלָמִים) :强调恢复关系后的共享与感恩。 3. 关键特征:大日赎罪(利未记16章) 每年一次,大祭司进入至圣所,将血洒在施恩座上,为: 圣所赎罪(因百姓的罪污染了神的居所), 祭坛洁净, 百姓群体赎罪。 重点 :不仅赦罪,更是 洁净神的居所 ,使神继续与祂的百姓同住。 二、新约中的赎罪:延续与更新 1. “赎罪”与“献祭”的语言转化 新约的希腊语中,“赎罪”常用: hilastērion (ἱλαστήριον):施恩座(罗马书3:25) katharizō (καθαρίζω):洁净(约壹1:7) lutron (λύτρον):赎价(马可福音10:45) “神设立耶稣作赎罪祭(ἱλαστήριον),是凭着他的血,借着人的信。”(罗马书3:25) 2. 希伯来书的赎罪神学(尤其是7–10章) 耶稣不是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