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外邦人”的博文

从哈兹努到保罗书信

  🎶 从哈兹努到保罗书信:听、复仇、怜悯与合一的回音 ——罗马书10:17–11:12、12:19、15:9–10 与《哈兹努》及《撒母耳记下22章》的互文之旅 一、引言:摩西与大卫的诗,在保罗笔下继续唱响 《申命记》32章,犹太传统称之为 “哈兹努”(הַאֲזִינוּ,“你们要聆听”) ,是摩西在临终前对以色列所唱的契约之诗,呼唤天地作见证,回顾神的恩慈与人类的悖逆,也预告了神对列国的公义审判和对自己子民的最终怜悯。 《撒母耳记下》22章,则是大卫王一生之终的“感恩战歌”,颂赞神的拯救与胜利。 保罗在《罗马书》中,数次引用和呼应这些古老诗歌,将它们转化为他论述 信心、救恩、神对以色列与外邦人计划 的神学支柱。 二、罗马书10:17–11:12:信心从听道来,但他们都听见了吗? 📖 罗马书10:17–18 “信是从听道来的,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。 但我说:他们没有听见吗?不,他们的声音传遍全地,他们的话传到地极。” (引用诗19:4,与哈兹努相互呼应) ✡️ Haazinu 的背景 哈兹努首句即呼唤天地为听众:“天啊,要侧耳听,我要说话;地啊,要听我口中的言语。”(申32:1)摩西宣称神已经清楚传话,而问题出在人耳未听入心。 🤲 保罗的引用含义 保罗说,以色列“已经听见了”,正如摩西所说的,他们听却不顺从(参申32:20、申29:4)。因此,问题不是信息没有传,而是人未以忠信回应。 🔄 与《撒母耳记下22章》相照 大卫说:“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,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。”(撒下22:7)——正对照的是:神听我们的声音,而我们是否听他的? 📖 罗马书10:19–21 “我又说:以色列人不知道吗?……摩西说:‘我要以那不成子民的惹你们发怒…’ 以赛亚却放胆说:‘没有寻求我的,我让他们寻见…至于以色列,我整天伸手招呼悖逆顶嘴的百姓。’” 这段引自《申命记》32:21: “他们以那不成神的惹我发怒,以虚无神激我妒忌;我也要以那不成子民的激他们发怒。” 保罗的重点是: 正如摩西所预言,以色列因悖逆而遭管教,外邦人因听而蒙召入约 。 三、罗马书11:1–12:神弃绝他的百姓了吗?绝对不是! 📖 罗马书11:1–2 “神弃绝了他的百姓吗?绝对不是!” 保罗引用以利亚的哀叹(王上19...

约帕之门:当神要我们走向“不洁”之地

  📍约帕之门:当神要我们走向“不洁”之地 ——从约拿到彼得,跨越旧新约的外邦宣教之门 引言:一个你以为不重要的地名 在读圣经时,我们很容易跳过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地名。但有时, 地名是神救恩计划的标记 。 你是否注意过: “约帕” (Joppa)这个港口城市,在旧约与新约中,都扮演了惊人的相似角色? 在旧约中,先知约拿从约帕逃避神,要躲开向外邦大城尼尼微宣教的使命。 在新约中,使徒彼得从约帕起身,被差派到外邦人哥尼流家,正式向外邦世界传福音。 这不是巧合,而是圣经叙事的设计。 约帕是一个“门口”——将以色列人推向外邦的门口 。 一、约拿:逃出约帕,逃避神的怜悯 “约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。他下到约帕,遇见一只船…”(约拿书 1:3) 当神呼召约拿去外邦尼尼微宣讲悔改信息时,约拿却选择逃跑,从约帕登船往相反方向去。 他不是怕失败,而是 怕他们会悔改成功 (参约拿书4章)——因为他不愿意神怜悯那些他认为不配的人。 约帕,成了他逃避神使命的出口。 二、彼得:出发约帕,进入神的新工场 “你现在打发人往约帕去…”(使徒行传 10:5) 彼得在约帕的皮匠西门家中祷告时,看到一个异象:天开了,一块大布降下,里面有律法中不洁的动物。神说: “神所洁净的,你不可当作俗物。” (徒10:15) 这不仅是饮食律法的放宽,更是向彼得宣布: 外邦人也在神的拯救计划中 。紧接着,他被差遣到哥尼流家——历史上 第一位正式归信的外邦信徒家庭 。 这一次,彼得没有逃避。 三、对比表:约拿 vs. 彼得,在约帕的对照 项目 约拿(旧约) 彼得(新约) 差遣地 尼尼微(外邦城) 该撒利亚(外邦人) 地点 从约帕逃跑 从约帕出发 心态 拒绝、逃避 疑惑 → 顺服 外邦人反应 悔改,神赦免 信主,圣灵降临 结果 约拿生气,仍不满 彼得接受外邦归信 四、神的宣告:你不可称我所洁净的为“俗物” 彼得异象中的那句话是本段的核心神学信息: “神所洁净的,你不可当作俗物。” 它挑战了彼得的律法框架和种族界限,也挑战今天我们的眼光: 我们是否对某些人群带着“不可接近”的成见? 我们是否将神的怜悯设定了人造边界? 我们是否也像约拿那样“怕他们真的悔改”? 神的心意是: 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希腊人,只要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