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度、祭司、圣洁、子民与珍宝
《出埃及记》19:3-6的详细词语解析:国度、祭司、圣洁、子民与珍宝 《出埃及记》19:3-6是圣经中一段极为重要的经文,记载了上帝在西奈山向以色列民宣告他们的特殊身份与使命。这段经文中的关键词,如“祭司的国度”、“圣洁的国民”、“属我的子民”等,不仅在当时对以色列民有深远的意义,也在后来的犹太传统和基督教解释中得到了丰富的扩展。本文将从希伯来原文、七十士译本、他尔根、别西大译本以及犹太和基督教传统等多个角度,详细解析这些词语的意义。 1. 祭司的国度(מַמְלֶכֶת כֹּהֲנִים, Mamlechet Kohanim) 希伯来原文意义 : מַמְלֶכֶת (Mamlechet) :源自词根 מלך (malak),意为“统治”或“治理”,指国度或王国。 כֹּהֲנִים (Kohanim) :祭司,指在神圣职分中侍奉上帝、在神与人之间作中保的人。 מַמְלֶכֶת כֹּהֲנִים 合起来意为“祭司的国度”,表明以色列民被呼召成为一个兼具君王和祭司职分的群体,代表上帝在地上行使权柄并服侍祂。 七十士译本(LXX) : βασίλειον ἱεράτευμα (basileion hierateuma) :“君尊的祭司”。七十士译本强调了“国度”的君王属性,与以色列作为上帝子民的特殊地位相呼应。 他尔根(Targum Onkelos) : מַלְכוּת כָּהֲנִין (Malchut Kahanin) :“祭司的国度”。他尔根保留了希伯来原文的意义,但用亚兰文表达,强调以色列作为圣洁国度的角色。 别西大译本(Peshitta) : ܡܠܟܘܬ ܟܗܢܐ (Malkuth Kahne) :“祭司的国度”。别西大译本与希伯来原文和他尔根一致,继续强调以色列的双重身份。 犹太传统 : 拉什(Rashi)和伊本·以斯拉(Ibn Ezra)等犹太解经家认为,这一呼召表明以色列要在万民中扮演祭司的角色,将上帝的祝福传递给世界。米德拉什(Midrash)则将这一身份视为以色列的特权,使他们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。 基督教解释 : 新约《彼得前书》2:9引用了这一概念,称信徒为“君尊的祭司”(βασίλειον ἱεράτευμα)。基督徒认为,这一呼召在教会中得以实现,教会作为上帝的国度,代表祂的权柄并传递祂的恩典。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