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圣经,bible,天使,雅各,约瑟”的博文

神的爱与我们的责任:从《圣经》中看爱与遵守命令

图片
  神的爱与我们的责任:从《圣经》中看爱与遵守命令 在《约翰福音》 14 章 15 节中,耶稣对门徒说: “ 如果你们爱我,就要遵守我的命令。 ” 这一句简单却深刻的话语揭示了基督教信仰中爱与顺从的紧密关系。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,探讨神的爱、爱与盟约的关系、以及作为基督徒如何在爱中履行自己的责任。 一、什么是爱? 在《申命记》 6 章 4-5 节中,摩西向以色列人宣告: “ 以色列啊,你要听,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耶和华;你要全心、全性、全力爱耶和华你的神。 ” 这段经文揭示了爱神的核心要素:全心、全性和全力。这不仅仅是情感的表达,更是一种完全的奉献和忠诚。 在古代近东文化中,爱不仅是情感上的亲近,更是一种基于盟约的责任。在那个时代,宗主国王与藩属国王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以盟约的形式存在的,这种盟约关系包括了父子关系和主仆关系。在这种关系中,爱意味着忠诚、服务和顺从,这三者都是履行盟约的核心。耶和华神是主,以色列是仆。 二、爱与盟约 在圣经中,爱与盟约常常是密不可分的。爱是基于对神的感恩和信任,表现为忠诚( covenant fidelity )、服务( servanthood )和顺从( obedience )。例如,在《出埃及记》 8 章 1 节,神命令摩西对法老说: “ 让我的人民离开这里,使他们可以事奉我。 ” 这表明,神救赎以色列人不仅是为了释放他们脱离奴役,更是要他们归向神,履行与神的约。 同样,在《出埃及记》 34 章 6-7 节,神宣告自己是 “ 有怜悯有恩典的神,不轻易发怒,并且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 ” 。神的爱不是单纯的情感表达,而是体现在神对盟约的忠诚和对悔改者的赦免上。神的慈爱( hesed )是永恒的,是他对信约的持守和对世人的恩典。 三、神的爱与耶稣的教导 在《约翰福音》 3 章 16 节中,耶稣揭示了神爱世人的伟大举动: “ 神爱世人,甚至把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。 ” 这段经文中的 “ 信 ” 不仅是相信,更是一种忠诚的表现,即对神的约定和命令的顺从。 耶稣在《约翰福音》 14 章 15 节中再次强调: “ 如果你们爱我,就要遵守我的命令。 ” 这是对信仰的一个核心要求:爱神不仅仅是情感上的表达,而是通过顺从神的命令来体现。爱与遵守神的命令是不可分割的,正如一个忠实的仆人通过服务主人的意愿来表达对主人的爱...

摩西与女人

  《出埃及记》中的摩西故事(《出埃及记》1:1–6:1)不仅讲述了一位伟大领袖的诞生,也深刻描绘了几位女性的勇敢、信心和智慧。这些女性——约基别、米利暗、法老的女儿、接生婆施弗拉和普阿,以及西坡拉——在摩西的生存、成长和最终使命中扮演了关键角色。她们的行动展现了在压迫面前,信心、怜悯和抵抗的力量。然而,在这些勇敢行为的背后,是上帝隐秘的手在引导一切,以实现祂救赎祂子民的伟大计划。 施弗拉和普阿:反抗法老的命令 故事始于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,法老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男婴。希伯来的接生婆施弗拉和普阿被指派执行这一屠杀命令。然而,她们敬畏上帝胜过法老,拒绝服从。她们巧妙地找到方法拯救婴儿,声称希伯来妇女身体强健,在接生婆到达之前就已经生产。她们的抵抗是对法老暴政的第一次反抗,她们的勇气确保了摩西能够出生在一个仍有生存可能的世界。 《圣经》告诉我们,上帝“厚待接生婆”(《出埃及记》1:20),因她们的忠诚而赐福她们。这种神圣的恩惠是一个微妙而有力的提醒: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,上帝也在工作,利用人类的勇气来挫败邪恶并保全生命。 约基别:一位母亲的牺牲 当摩西出生时,他的母亲约基别将他藏了三个月,以保护他免受法老命令的伤害。意识到无法再在家中保护他,她做出了一个心痛的决定:将摩西放入一个篮子,让他漂流在尼罗河上。这一充满信心和绝望的行为既是放弃,也是希望——希望上帝会看顾她的孩子。约基别的行动展现了一位母亲坚定不移的爱和对神圣眷顾的信任。 上帝隐秘的手在这一刻显现出来。载着摩西的篮子没有漂向随机的地方,而是直接漂到了法老女儿沐浴的地方。这并非巧合,而是神圣的干预,确保摩西被唯一有能力拯救他的人发现。 米利暗:守望的姐姐与女先知 约基别的女儿米利暗在确保摩西安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。在将篮子放入河中后,米利暗守在附近,照看她的弟弟。当法老的女儿发现篮子时,米利暗抓住机会介入。她走近公主,提议为这个孩子找一位希伯来奶妈,巧妙地确保摩西能够回到母亲身边哺乳。米利暗的机智和勇敢不仅救了摩西的性命,还使他在幼年时能够与希伯来的根源保持联系。 米利暗的角色不仅限于摩西的婴儿时期。她后来被确认为一位女先知和领袖,在出埃及期间带领以色列妇女,并在红海边庆祝他们的得救。她在摩西生命中的存在,是以色列妇女力量和信心的持续提醒,她的先知性洞察力也反映了上帝对她行动的引导。 法老的女儿:意外的拯救者...

看不见的看见

  雅各生命中的 “ 看不见 ” :从犹太智慧到《新约》主题的启示 雅各( Jacob )是《圣经》中一位重要的人物,他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事件,其中三次与 “ 看不见 ” 相关的经历尤为引人深思。这些事件不仅蕴含了深刻的犹太智慧,也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《新约》中的一些核心主题。让我们逐一探讨这些事件及其背后的意义。 一、雅各骗取以撒的祝福(创世记 27 章) 以撒年老时眼睛昏花,看不见谁是他的长子以扫。在母亲利百加的策划下,雅各伪装成以扫,成功获得了父亲的祝福。 -  犹太智慧:    -  以撒的 “ 看不见 ” 不仅是身体上的失明,也象征了他对以扫真实属灵的 “ 盲目 ” 。犹太传统认为,以扫虽然身为长子,却不适合继承亚伯拉罕的属灵遗产,而雅各才是应许的继承者。    -  雅各的欺骗行为虽然使他得到了祝福,但也带来了多年的流离与苦难。这提醒我们,即使是出于善意的行为,也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。 -  与《新约》的联系:    -  这一事件与《新约》中 “ 属灵继承 ” 的主题相呼应。在《罗马书》 9 章中,保罗提到神的拣选不是基于人的行为或血统,而是基于神的旨意。正如雅各虽为次子却蒙祝福,《新约》强调神的恩典超越人的传统与期望。 二、雅各在婚礼之夜被拉班欺骗(创世记 29 章) 雅各为了娶拉结,为拉班工作了七年,但在婚礼之夜,拉班却将利亚嫁给了他。这一欺骗发生在黑暗中,雅各 “ 看不见 ” 新娘的真实身份。 -  犹太智慧:    -  这一事件被视为 “ 以牙还牙 ” ( middah k’neged middah )的体现。雅各曾欺骗失明的父亲,如今在黑暗中被人欺骗。这提醒我们,行为的结果往往会以某种方式回到我们身上。    -  利亚虽起初不被雅各所爱,却成为以色列六个支派的母亲,包括犹大支派 —— 大卫王和弥赛亚的祖先。这表明,看似不幸的事件可能是神更大计划的一部分。 -  与《新约》的联系:    -  雅各的经历与《新约》中 “ 通过苦难得救赎 ” 的主题相呼应。正如雅各的苦难最终带来祝福,《罗马书》 8 章 18 节说: “...

约翰看见那块裹头巾,就信了

  那块裹头巾 今天分享那块裹头巾的故事 记载在约翰福音20章第一到八节耶稣复活的最早的见证中。 下面是圣经经文: 1 礼拜日清早,天还没有亮的时候,抹大拉的马利亚来到墓旁,看见石头已经从坟墓移开了。2她就跑去见西门.彼得,和耶稣所爱的那个门徒,对他们说:“有人把主从坟墓里搬走了,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哪里。”3彼得和那门徒就动身,到坟墓那里去。4两个人一齐跑,那门徒比彼得跑得快,先到了坟墓,5屈身向里面观看,看见细麻布还在那里,但他却没有进去。6西门.彼得随后也到了;他进入坟墓,看见细麻布还放在那里,7也看见耶稣的裹头巾,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起,而是卷着放在一边。8那时,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,他看见,就信了。 这段文字总体看很清楚。有一个疑问就是第七节“那时,先到坟墓的那门徒也进去,他看见,就信了”。这节中“先到坟墓的那门徒”传统认为那是约翰福音的作者约翰本人。本文作者也认同这一看法。所以第八节讲约翰看见,就信了。这个“信”应该指约翰相信耶稣已经复活。 问题是这段描述中的什么让约翰相信耶稣已经复活?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。 下面是这段经文中描述的事实: 耶稣不在现场了 包裹他的细麻布还在 耶稣的裹头巾没有和细麻布放在一起,而是卷着放在一边。 前两个看起来没有别的含意。裹头巾倒有些奇怪。好像约翰福音20章附近没有提到过裹头巾。这裹头巾是干什么的?挡风?遮灰尘?安葬耶稣的记载中也没有提到裹头巾。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个裹头巾?这裹头巾从哪里冒出来的?这又有什么特别的?这能让约翰因此断定耶稣复活了?这好像没有什么关系。 如果这不是裹头巾,而是犹太人常用的祷告披肩,这整个故事就会很清楚而去很有意义。 以下是支持将《约翰福音》20:7中提到的“裹头巾”理解为祷告披肩的证据及其意义的总结: 证据支持 犹太传统中的祷告披肩: 祷告披肩 是犹太信徒用来祷告的神圣服饰,四角附有流苏(tzitzit),象征遵守神的诫命(民数记15:37-41)。 犹太人死后会用 祷告披肩 包裹遗体,但会剪去流苏,表示逝者已不再需要履行诫命。 祷告披肩 折叠的细节: 《约翰福音》20:7特别提到祷告披肩是“卷着”的,单独放在一边。这与乱放或随意丢弃形成鲜明对比,表明这是一种有意而慎重的行为。 犹太传统中,使用完 祷告披肩 后会仔细折叠并放好,表示对其神圣性的尊重。 象征意义: 完成的使命:剪去流苏象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