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現代”的博文

神聖的話語:從《利未記》24:10–12 論聖潔語言、創造與現代應用

  神聖的話語:從《利未記》24:10–12 論聖潔語言、創造與現代應用 在《利未記》24:10–12 中,我們遇到了一段極具震撼力的敘述:一名以色列婦人的兒子與另一人爭鬥,並在衝突中「褻瀆了名,並且咒詛」。這一事件導致摩西將此人拘留起來,等候耶和華的判斷。 原文(利未記 24:10–11): וַיֵּצֵא בֶּן-אִשָּׁה יִשְׂרְאֵלִית וְהוּא בֶן-אִישׁ מִצְרִי בְּתוֹךְ בְּנֵי יִשְׂרָאֵל וַיִּנָּצוּ בַּמַּחֲנֶה בֶּן-הָאִשָּׁה הַיִּשְׂרְאֵלִית וְאִישׁ הַיִּשְׂרְאֵלִי׃ וַיִּקֹּב בֶּן-הָאִשָּׁה הַיִּשְׂרְאֵלִית אֶת-הַשֵּׁם וַיְקַלֵּל וַיָּבִיאוּ אֹתוֹ אֶל-מֹשֶׁה וְשֵׁם אִמּוֹ שְׁלֹמִית בַּת-דִּבְרִי לְמַטֵּה-דָן׃ 翻譯: 有一個以色列婦人的兒子(其父是埃及人)在以色列人中間出來,在營中與一個以色列人爭鬥。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 指名褻瀆 (nakav et haShem)並 咒詛 (veyekalel),人們把他帶到摩西那裡。 這段經文是聖經中首次記錄一位明確「褻瀆神名」的案例,這引出了對語言神聖性的極高重視,也將我們帶入更深層的神學議題: 話語與創造、話語與神的臨在、話語與秩序的關聯。 一、希伯來語詞根探究:「名」與「咒詛」 שֵׁם (shem) :名字不僅是識別符號,更是代表其存在、屬性與能力。當說「神的名」時,實際是在談祂的同在與榮耀(參出 3:14–15)。 נקב (naqav) :原意是「指出、刺穿」,在這裡指公開說出 YHWH 的名字。 קלל (qalal) :意為「輕視、詛咒、褻瀆」,反義為「尊崇、祝福」。 在猶太傳統中,這樣的行動被視為 對神臨在的反抗與詆毀 ,破壞了聖潔社群的根基,因此需要神直接判決其嚴重性。 二、從話語到創造:話語具有形塑現實的能力 聖經從一開始就強調: 「神說:要有光,就有了光。」(創世記 1:3) 這裡的「說」並非僅是溝通,而是帶有 創造、設定秩序與生命 的力量。 話語創造秩序: 創世記 中的每個創造階段都是藉著話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