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干预”的博文

义人虽七次跌倒,仍必兴起

  “义人虽七次跌倒,仍必兴起”:从摩西的挣扎与神的干预中学习 “义人虽七次跌倒,仍必兴起;恶人却被祸患倾倒。”  – 箴言 24:16 生活中充满了挑战、挫折和想要放弃的时刻。然而,摩西在《瓦埃拉》(Parshat Va'eira)中的故事,结合箴言24:16的智慧,为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希望信息: 跌倒并不意味着失败——它是一个重新站起来的机会。  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教训,让我们先了解摩西的背景和他挣扎的上下文,然后再看看他的旅程如何激励我们,无论跌倒多少次,都要继续前行。 摩西是谁? 摩西是《托拉》中最核心的人物之一,被尊为先知、领袖和解放者。他的故事始于《出埃及记》,背景是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的时代。以下是摩西在《瓦埃拉》之前的生活概述: 早年生活与奇迹般的幸存: 摩西出生时,法老下令杀死所有希伯来男婴。为了救他,他的母亲将他放在一个篮子里,漂在尼罗河上。后来,他被法老的女儿发现并收养,在埃及王宫中长大(出埃及记2:1-10)。 对正义的热忱: 摩西年轻时目睹了以色列人受压迫的情景,深受触动。当他看到一个埃及监工殴打希伯来奴隶时,他出手干预并杀死了那个埃及人。因害怕法老的报复,摩西逃到米甸,在那里成为牧羊人并组建了家庭(出埃及记2:11-22)。 燃烧的荆棘中的呼召: 在米甸放羊时,摩西遇见了神,神以燃烧的荆棘的形式向他显现。神呼召他回到埃及,带领以色列人脱离奴役。尽管起初犹豫不决,摩西最终接受了这一使命,并与他的哥哥亚伦合作,由亚伦替他发言(出埃及记3-4)。 《瓦埃拉》中的摩西:一位受考验的领袖 《瓦埃拉》讲述了摩西初次与法老对峙后的故事。此时,摩西仍在寻找作为领袖的立足点,他的旅程充满了怀疑、挣扎和失败。让我们详细分析他在这一部分中的经历: 摩西的怀疑:陷入不安全感 摩西第一次与法老对峙后,情况变得更糟。法老不仅拒绝释放以色列人,还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,导致以色列人责怪摩西带来了更多苦难。摩西向神呼喊: “你为什么苦待这百姓呢?为什么打发我去呢?” (出埃及记5:22)。在《瓦埃拉》中,他的怀疑再次浮现,他说: “以色列人尚且不听我的话,法老怎肯听我呢?” (出埃及记6:12)。 摩西的挣扎:在压力下跌倒 摩西面临来自各方的阻力。法老嘲笑他,以色列人怨恨他,甚至他自己的不安全感也困扰着他。每次摩西去见法老,都遭到拒绝。压力越来越大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