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诗篇”的博文

从可拉的叛乱看圣洁、权柄与神的秩序

  从 可拉 的 叛乱 看 圣洁、 权柄 与 神 的 秩序 一、 引言: 谁有 资格 代表 神? 在 民 数 记 第 16 章, 利 未 支派 的 可拉 联合 250 位 会 众 领袖 公然 挑战 摩西 与 亚 伦 的 权柄。 他 宣称:“ 你们 全会 众, 各个 都是 圣洁 的, 耶和华 也在 他们 中间, 你们 为何 自 高 超过 耶和华 的 会 众 呢?”( 民 16: 3) 表面 看, 这 是 对“ 属 灵 平等” 的 呼声, 强调 全民 皆 圣; 但 摩西 的 反应 揭示 了 更深 层 的 本质 问题: 这 不是 关于 平等, 而是 关于 动机 与 呼 召 的 叛乱。 二、 拉 比 传统 中的 解读: 蓝 袍 与 蓝 线 的 寓意 拉 比 犹太 传统 对 此 段 经文 有 丰富 解释, 尤 以 拉 比 Jonathan Sacks 的 比喻 最为 深刻: 他 引用 弥 德 拉 士( Midrash Tanchuma), 指出 可拉 讥讽 摩西 设立 tzitzit( 衣服 四角 的 细线, 象征 神 的 命令, 民 15: 37– 41) 这 条 律法。 可拉 挑战 说:“ 如果 整 件 袍子 是 蓝色( techelet ), 还 需要 挂 蓝 线 吗?” Sacks 解释 道: 可拉 的 错误 在于 他 强调 整体 的“ 属 灵性”, 否定 了 神 设立 的“ 细节 界限”。 tzitzit( 细线) 是 神 的 命令, 而不是 人类 自行 设定 的 符号。 整 件 袍子 若 没有 神 设立 的 线, 只是 外在 炫目, 却 缺乏 属 灵 真实。 三、 对错 分明: 可拉 的 问题 不 在于 质疑, 而 在于 动机 可拉 的 出发 点 是 假借 圣洁 之 名, 实则 图谋 祭司 职份。 摩西 对 此 洞察 入微:“ 你们 聚集 攻击 耶和华; 亚 伦 算 什么, 你们 竟 向 他 发 怨言 呢?”( 民 16: 11) 挑战 神 设立 的 职 分 : 不是 所有 圣洁 的 人 都 被 呼 召 为 祭司 否认 差异 中的 合一 : 神 设立 不同 角色 是 为了 秩序 与 服 事, 而 非 等级 与 高低 四、 后代 的 悔改 与 恩典: 可拉 的 子孙 令人 动 容 的是: 可拉 的 后裔 并 未 ...

八福与诗篇第一篇:通向真福的道路

  八 福 与 诗篇 第 一篇: 通向 真 福 的 道路 —— 从 旧约 智慧 诗篇 到 新约 天国 宣言 的 生命 操练 之 旅 一、 引言: 从 诗篇 的 门口 到 登山 宝 训 的 高 处 圣经 中 第 一篇 诗篇 为 整 卷 诗篇 开 出 一个 大 门口:“ 有福 的 人”( אַשְׁרֵי הָאִישׁ)——“ 那 人 有福”。 同样, 耶稣 在 马太福音 5 章 登山 宝 训 的 开头 也 以“ 有福 了”( μακάριοι) 开 篇, 一连 八次 宣告 谁是 真正 蒙 福 之 人。 这 两段 经文, 分别 作为 旧约 智慧 文学 和 新约 天国 宪章 的 起始, 构成 了 整部 圣经 对于“ 真正 的 福气”( אשרי / μακάριος) 的 深刻 对话。 二、《 诗篇》 第 一篇 的 祝福 路径 诗篇 1: 1– 3 不 从 恶 人的 计谋, 不 站 罪人 的 道路, 不 坐 亵 慢 人的 座位, 惟 喜爱 耶和华 的 律法, 昼夜 思想, 这 人 便 为 有福。 他要 像 一棵 树 栽在 溪水 旁, 按时 结果 子, 叶子 也不 枯干。 凡 他所 做的 尽 都 顺利。 这 是 一种 否定 邪恶— 拥抱 律法— 蒙 福 如 树 的 模式, 强调: “ 有福” 不是 物质 状况, 而是 与 神 的 律法 连结 所 带来 的 生命 祝福 ; 真 福 之 人 远离 罪恶, 与 神 的 话语 相连, 成为 生命 稳定、 结果 丰盛 之 人。 三、《 马太福音》 五 章 八 福 简介 马太福音 5: 3– 10 虚心 的 人 有福 了…… 哀恸 的 人 有福 了…… 温柔 的 人 有福 了…… 饥渴 慕 义 的 人 有福 了…… 怜 恤 人的…… 清心 的 人…… 使 人 和睦 的 人…… 为 义 受 逼迫 的 人 有福 了…… 这些“ 有福” 宣告( μακάριοι) 并非 针对 今世 处境 之 成功, 而是 指出 在 神 面前 蒙 悦 纳 的 属 灵 状态 , 耶稣 在此 重建 了 对“ 福” 的 定义。 四、《 诗篇 1》 与 八 福 的 呼应 与 对照 主题 诗篇 1 八 福 共同 点 有福 之 人 远离 恶 人, 与 神 律法 同行 虚心、 哀恸、 温柔、 清心 等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