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马书 14:12–15

 

《罗马书 14:12–15》直译、注释与后取代论之后诠释

###(继续强调:以色列身份不被取消、犹太/外邦共存)


罗马书 14:12

ἄρα οὖν ἕκαστος ἡμῶν περὶ ἑαυτοῦ λόγον δώσει τῷ θεῷ.

直译:
所以我们每一个人,都要为自己向神交账(λόγον δώσει)。

✦ 关键字

  • λόγον δώσει:交账、呈报,属审判法庭术语。

  • 强调:每个人的实践(饮食、节期等)最终向 负责,而不是向别人负责。

✦ 背景说明

犹太人与外邦信徒在如何“为主而活”上有不同表达方式。
然而保罗在本节重申:

人是向主负责,而不是向彼此负责。

因此,社群内部不可以彼此控诉、取代神的位置。


罗马书 14:13

Μηκέτι οὖν ἀλλήλους κρίνωμεν, ἀλλὰ τοῦτο κρίνατε μᾶλλον, τὸ μὴ τιθέναι πρόσκομμα τῷ ἀδελφῷ ἢ σκάνδαλον.

直译:
所以我们不可再彼此审判(ἀλλήλους κρίνωμεν);
反而你们要判断(κρίνατε)这件事:
不要在弟兄面前摆放绊脚(πρόσκομμα)或跌倒的陷阱(σκάνδαλον)。

✦ 关键字

  • κρίνω:不再是“审判”,而是“辨事与决定”。

  • πρόσκομμα / σκάνδαλον:致使他人在信的实践上受伤害、跌倒。

✦ 背景说明

  • 外邦信徒若轻视犹太饮食律(如公开吃祭偶像的肉),
    会对犹太信徒造成 严重良心冲突

  • 犹太信徒若认为外邦人“必须像自己一样守律法”,
    又会造成外邦人的挫折与压力。

保罗希望双方 不要让自己的实践成为对方的障碍


罗马书 14:14

οἶδα καὶ πέπεισμαι ἐν κυρίῳ Ἰησοῦ ὅτι οὐδὲν κοινὸν δι' ἑαυτοῦ, εἰ μὴ τῷ λογιζομένῳ τι κοινὸν εἶναι, ἐκείνῳ κοινόν.

直译:
我在主耶稣里知道并深信,
没有任何东西凭着本身是“ κοινὸν(common/俗的/不洁的)”;
但若有人认定某物是 “ κοινὸν ”,
对于那人来说,它就确实是 κοινόν。

✦ 关键字

  • κοινὸν(koínon)

    • 在犹太语境中指“不洁 / 不适合献给神 / 俗的”。

    • 与 ἅγιος(圣)相对。

  • λογιζομένῳ(认为 / 判定)
    良心判断,而非“想象”。

✦ 关键背景

这是 犹太洁净律(clean / common / unclean) 的用词。
外邦人认为食物不分洁净;
犹太人认为某些食物“本质上”不洁。

保罗非常巧妙地说:

食物本身不是问题,
但如果你的弟兄因它受伤,那就是问题。

他既肯定外邦人的自由,也肯定犹太人的良心。


罗马书 14:15

εἰ γὰρ διὰ βρῶμα ὁ ἀδελφός σου λυπεῖται, οὐκέτι κατὰ ἀγάπην περιπατεῖς· μὴ τῷ βρώματί σου ἐκεῖνον ἀπόλλυε ὑπὲρ οὗ Χριστὸς ἀπέθανεν.

直译:
因为若因食物你的弟兄忧伤(λυπεῖται),
你就不再按着爱(ἀγάπην)行走;
不要因你的食物,使那为他基督已死的人灭亡(ἀπόλλυε)。

✦ 关键字

  • λυπεῖται(受伤、忧伤):不是生气,是被绊倒的心灵痛苦。

  • ἀγάπη:盟约之爱(covenantal loyalty),不是感觉,而是忠诚的行动。

  • ἀπόλλυε(毁灭):属灵意义的伤害,而非“定罪下地狱”。

✦ 背景

对犹太人来说,吃“不洁”食物是:

  • 身份伤害

  • 良心冲突

  • 盟约不忠
    因此,外邦信徒公开炫耀自由,可能真正撕裂群体。


二、犹太/外邦背景:为何这段经文难懂?

1. 食物不是营养问题,而是“身份”问题

对犹太人:食物律=盟约生活方式
对外邦人:食物=文化习惯,不带宗教意义

因此冲突其实是 两个民族的文化碰撞


2. 共同吃饭=共同身份的最大象征

古代地中海世界,“一起吃”比一起开会更有意义。
吃饭表示:

  • 接纳

  • 承认对方为平等成员

  • 共属一主

若食物成为隔膜 → 群体就会分裂。


3. 保罗不是在废除犹太律法,也不是强迫外邦守律法

他在做的是:

找出使犹太人和外邦人真正可以“坐在同一桌边”的方式。


三、Tucker 的后取代论之后诠释(全部为 derived from ch. 8–10)

以下为“源自 Tucker 原书论证的神学推导”,我会使用 derived 清楚标明:


1. 弱者 = 犹太信徒(derived)

他们坚持饮食律与节期,是 以色列身份的延续,不是“属灵弱”。


2. 强者 = 外邦信徒(derived)

他们没有律法规条的文化负担,因此“吃一切”对他们来说是自然的。


3. 保罗不允许外邦人以自由压迫犹太信徒(derived)

外邦人的自由若让犹太信徒受伤,就是“不按爱行走”。


4. 同时保罗也不允许犹太人以律法压迫外邦人(derived)

犹太人不能要求外邦信徒成为“犹太化的基督徒”。


5. 群体合一是保罗真正的关注点,而非饮食本身(derived)

罗马书 14 的主题不是食物,而是 如何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弥赛亚家族


6. “基督为他死”是最高的身份平等宣告(derived)

无论犹太或外邦:

基督以同等价值为他们死。
→ 谁也不可轻视对方。


四、神学总结:罗马书 14:12–15 的整个逻辑

✦ 1. 外邦信徒的自由必须以“爱”为界限

若自由伤害犹太弟兄 → 放弃自由才是忠诚(allegiance)。

✦ 2. 犹太信徒的良心必须被尊重

饮食律是以色列千年历史的一部分。

✦ 3. 神是主,人不是

彼此审判=篡夺主权
彼此轻视=否定基督的救赎

✦ 4. 弥赛亚教会的合一比饮食习惯更重要

因为:

神接纳了犹太人和外邦人,
我们就必须彼此接纳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基路伯

献给阿撒泻勒:亚哈雷·莫特经文中替罪羊的深意

使徒行传2:14–47详解:希腊文剖析、旧约引用与犹太背景透视(逐节注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