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马书 6:6–11
📖 罗马书 6:6–11
原文、直译、词汇解析与犹太圣约脉络注释
✅ 第6节
τοῦτο γινώσκοντες ὅτι ὁ παλαιὸς ἡμῶν ἄνθρωπος συνεσταυρώθη,
ἵνα καταργηθῇ τὸ σῶμα τῆς ἁμαρτίας,
τοῦ μηκέτι δουλεύειν ἡμᾶς τῇ ἁμαρτίᾳ·
我们知道,我们的“旧人”已经与他同钉十字架,
使那属罪的身体失去权势,
使我们不再作罪的奴仆。
📘 词汇与语法:
-
ὁ παλαιὸς ἄνθρωπος(旧人):指“旧的盟约之下的人”,即亚当性的、在罪与死亡辖制下的人。
在犹太思想中,对应“עֵצֶר הָרַע(yetzer hara)”——倾向悖逆的旧性。 -
συνεσταυρώθη(aorist passive):“被一同钉上”——表明“旧的盟约生命”与弥赛亚的死联合,被执行判决。
-
καταργηθῇ:字面“被废除、失效”,不是毁灭身体,而是使“罪的统治权无效化”。
-
δουλεύειν(服事、为奴)——与出埃及记的语言一致:
以色列从“为法老作奴”被救出,转为“服事耶和华”。
🕎 神学含义:
“旧人”象征旧的、被定罪的盟约群体(亚当与旧以色列);
与弥赛亚同钉,代表旧生命终结,好让“新以色列”得以在忠信中重生。
✅ 第7节
ὁ γὰρ ἀποθανὼν δεδικαίωται ἀπὸ τῆς ἁμαρτίας.
因为那已经死的人,就从罪得了释放(被称义)。
📘 词汇:
-
δεδικαίωται(perfect passive of δικαιόω):意为“已经被宣告无罪 / 被释放”。
保罗在此使用法律与圣约语言——死亡解除罪的契约性约束。 -
ἀπὸ τῆς ἁμαρτίας:不仅指“罪行”,而是“罪的势力、辖制”。
✡️ 犹太律法背景:
就如一个仆人死了,就不再受契约约束。
同样,借着与弥赛亚同死,信徒从罪的“主权契约”中被释放。
这是圣约上的解约(release),非抽象的哲理。
✅ 第8节
εἰ δὲ ἀπεθάνομεν σὺν Χριστῷ, πιστεύομεν ὅτι καὶ συζήσομεν αὐτῷ,
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,就信我们也必与他同活。
📘 词汇:
-
σὺν Χριστῷ:“与弥赛亚一同”——典型的盟约性联合(בְּ,be)表达。
-
συζήσομεν(将来式):“要与他一同活”——不仅指将来复活,更是当下分享他复活生命的参与。
✡️ 犹太预表:
这与以西结书37章“枯骨复生”的异象呼应:
以色列在流亡中的“死亡”将因神的灵而苏醒。
保罗说:这应许已在弥赛亚里提前实现。
✅ 第9节
εἰδότες ὅτι Χριστὸς ἐγερθεὶς ἐκ νεκρῶν οὐκέτι ἀποθνῄσκει,
θάνατος αὐτοῦ οὐκέτι κυριεύει.
因为我们知道,基督既从死人中复活,就不再死了;死亡不再作他的主。
📘 词汇:
-
ἐγερθεὶς(被动过去分词):“被叫醒 / 被兴起”——神的作为,显示神对他义仆的伸冤(参赛53:10–12)。
-
κυριεύει:“掌权、作主”——与前文“罪作王”呼应。
✡️ 神学延伸:
“死亡”在犹太思想中象征被放逐、与神隔绝。
弥赛亚复活代表流亡的终结、死亡的废权。
在海瑟(Heiser)的神圣议会框架中,这意味着:
弥赛亚作为“耶和华忠信的儿子”,从掌管死亡的属灵权势手中夺回主权(参诗82;弗1:20–22)。
✅ 第10节
ὃ γὰρ ἀπέθανεν, τῇ ἁμαρτίᾳ ἀπέθανεν ἐφάπαξ·
ὃ δὲ ζῇ, ζῇ τῷ θεῷ.
他所死的,是向罪一次而死;他所活的,是向神而活。
📘 词汇:
-
ἐφάπαξ:“一次而永远”(once for all)——献祭语言,呼应圣殿赎罪(参来10:10)。
-
τῇ ἁμαρτίᾳ ἀπέθανεν:“向罪而死”——并非因基督有罪,而是他进入罪与死亡的领域,彻底耗尽其权势。
-
ζῇ τῷ θεῷ:“为神而活”——象征复活后持续的圣约忠诚(faithful obedience)。
✡️ 利未祭司背景:
赎罪祭献上后,罪得除去,祭司再“为神而活”——在洁净与服事中。
基督既是祭物,又是大祭司,他复活的生命就是永远的事奉生命。
✅ 第11节
οὕτως καὶ ὑμεῖς λογίζεσθε ἑαυτοὺς εἶναι νεκροὺς μὲν τῇ ἁμαρτίᾳ,
ζῶντας δὲ τῷ θεῷ ἐν Χριστῷ Ἰησοῦ.
这样,你们也该这样看自己:向罪是死的,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是活的。
📘 词汇:
-
λογίζεσθε:“计算、算为、视为”——并非心理暗示,而是圣约身份的确认。
(在民数记中“被数点”同根:算入神的军队) -
ἐν Χριστῷ Ἰησοῦ:“在弥赛亚耶稣里”——即在他的新约领域、忠信群体之中。
✡️ 圣约含义:
“向罪死、向神活”不是抽象神秘体验,而是主权的转移:
从“罪的国度”脱离,进入“神的国度”;
从旧盟约的奴役,进入新生命的忠信事奉。
🧭 结构概览:保罗的思路逻辑(6:6–11)
主题 | 希腊词组 | 圣约背景 | 意义 |
---|---|---|---|
旧人 | ὁ παλαιὸς ἄνθρωπος | 亚当 / 旧以色列在罪中 | 在弥赛亚的死里终结 |
释放 | δεδικαίωται ἀπὸ ἁμαρτίας | 死亡解除契约 | 罪的合法权势被废除 |
同死同活 | σὺν Χριστῷ / συζήσομεν | 出埃及、复活预表 | 与弥赛亚同复活进入新生命 |
死亡废权 | θάνατος οὐκέτι κυριεύει | 流亡与死亡的象征 | 弥赛亚打破死亡权势 |
一次而永远 | ἐφάπαξ | 圣殿祭仪 | 完全的赎罪与更新 |
算为 | λογίζεσθε | 被数入神军、属约之民 | 承认并活出新身份 |
🕎 理解保罗论证的关键(“难懂”部分的提示)
-
这是“圣约语言”,不是抽象哲学。
“死”不是形而上概念,而是“与旧主权断约”。
“活”是“进入新主权的服事”——就如出埃及时从法老的奴役进入耶和华的服役。 -
“旧人”是群体性的。
它代表“亚当 + 旧约以色列在罪律下的身份”;
弥赛亚的死让那被定罪的旧群体终结,好让新的忠信群体诞生。 -
洗礼是盟约过渡。
如同以色列穿越红海,旧人死、新国度生。
这是“在弥赛亚里”的再出埃及(new Exodus)。 -
“活向神”是圣约召命的实现。
活出公义、信实与怜悯——成为神形像的更新,
正如以色列被呼召成为祭司国度,如今在弥赛亚里得以完成。
✡️ “后取代论”视角下的延续性
保罗并没有取消以色列的故事,而是宣告其成全与延伸:
以色列的故事 | 在弥赛亚里的成全 |
---|---|
出埃及:离开法老,归向耶和华 | 洗礼:离开罪权,归属神 |
献祭赎罪、洁净 | 弥赛亚一次献上,使罪权失效 |
活出圣洁的生命 | 在弥赛亚里为神而活 |
被拣选为神的子民 | 犹太与外邦合一,成为更新的圣约群体 |
弥赛亚的死与复活,是以色列历史与神救赎计划的高潮,
不是“取代”,而是“完成”;
不是“废弃旧约”,而是“使旧约的应许达到圆满”。
结论:
当保罗说“你们要看自己向罪是死的,向神是活的”,
他呼召信徒在弥赛亚的生命中重拾以色列的召命——
成为在列国中见证神的忠信、活出圣约公义与怜悯的群体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