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马书 14:5–11

 

《罗马书 14:5–11》中文逐节直译(含完整希腊文)

###(后取代论之后阅读:以色列身份持续、犹太/外邦共存)


罗马书 14:5

ὃς μὲν γὰρ κρίνει ἡμέραν παρ' ἡμέραν, ὃς δὲ κρίνει πᾶσαν ἡμέραν· ἕκαστος ἐν τῷ ἰδίῳ νοῒ πληροφορείσθω·

直译:
有人判定(κρίνει)某一日比另一日更重要,
另有人判定(κρίνει)每一天都一样;
各人要在自己的心思意念中得以完全确信(πληροφορείσθω)。

✦ 关键希腊字

  • κρίνει(判断/设定区别):可指“守节日” vs “不守节日”。

  • πληροφορείσθω:被充满、被确立;不是盲从,而是成熟确信。

✦ 背景

犹太人自然继续守:

  • 安息日(Sabbath)

  • 宿营节、逾越节等摩西节期

外邦人没有这些传统。
→ 这是文化差异,不是属灵程度差异。


罗马书 14:6

ὁ φρονῶν τὴν ἡμέραν κυρίῳ φρονεῖ· καὶ ὁ ἐσθίων κυρίῳ ἐσθίει, εὐχαριστεῖ γὰρ τῷ θεῷ· καὶ ὁ μὴ ἐσθίων κυρίῳ οὐκ ἐσθίει, καὶ εὐχαριστεῖ τῷ θεῷ.

直译:
守日的,是为主而守;
吃的,是为主而吃,因为他向神感谢;
不吃的,也是为主不吃,并向神感谢。

✦ 关键:重复的“为主”(κυρίῳ)

→ 核心不是节日,也不是食物,
而是 忠于主(allegiance) 的行为动机。

✦ 背景

犹太人与外邦都能“为主”而行,
但方式可以不同。
保罗允许多元的实践形态。


罗马书 14:7

οὐδεὶς γὰρ ἡμῶν ἑαυτῷ ζῇ, καὶ οὐδεὶς ἑαυτῷ ἀποθνῄσκει·

直译:
因为我们中没有一个是为自己活,也没有一个为自己死的。

神学亮点:
“生活方式”是向主表达忠诚(allegiance),而不是文化表现。


罗马书 14:8

ἐάν τε γὰρ ζῶμεν, τῷ κυρίῳ ζῶμεν· ἐάν τε ἀποθνῄσκωμεν, τῷ κυρίῳ ἀποθνῄσκομεν· ἐάν τε οὖν ζῶμεν ἐάν τε ἀποθνῄσκωμεν, τοῦ κυρίου ἐσμέν.

直译:
我们若活,是为主而活;
若死,是为主而死;
因此,无论活着或死了,我们都是主的人。

✦ 关键

  • τοῦ κυρίου ἐσμέν(我们是主的人)——身份宣告

  • “活/死”是极端配对句式(merism),表示“人生的全部状态”。

意义:
核心不是饮食或节期,而是 谁是我们真正的主人


罗马书 14:9

εἰς τοῦτο γὰρ Χριστὸς ἀπέθανεν καὶ ἔζησεν, ἵνα καὶ νεκρῶν καὶ ζώντων κυριεύσῃ.

直译:
因为基督正是为此死了又活了,
好使祂作死者与活者之主(κυριεύσῃ)

✦ 关键

  • κυριεύσῃ(作主、掌权):君王统治语言

  • 弥赛亚复活=君王地位确立

保罗的逻辑:
既然弥赛亚是犹太人与外邦共同的主,
他们就不能因文化差异彼此排斥。


罗马书 14:10

σὺ δὲ τί κρίνεις τὸν ἀδελφόν σου; ἢ καὶ σὺ τί ἐξουθενεῖς τὸν ἀδελφόν σου; πάντες γὰρ παραστησόμεθα τῷ βήματι τοῦ θεοῦ·

直译:
但你,为什么审判你的弟兄?
或你,为什么轻视你的弟兄?
因为我们都要站在神的审判台前。

✦ 两个危险:

  • κρίνεις(论断) → 犹太信徒常这样对外邦人

  • ἐξουθενεῖς(藐视) → 外邦信徒常这样对犹太人

保罗说:
你们都不是主,人不可取代神的位置。


罗马书 14:11

γέγραπται γάρ· Ζῶ ἐγώ, λέγει κύριος, ὅτι ἐμοὶ κάμψει πᾶν γόνυ, καὶ πᾶσα γλῶσσα ἐξομολογήσεται τῷ θεῷ.

直译:
因为经上记着:
“我指自己起誓,我永活,主说,万膝必向我跪拜,
万口必向神承认(ἐξομολογήσεται)。”

引用 以赛亚书 45:23(以色列复兴文脉)。

意义:

最终忠诚对象是神,不是彼此的文化标准。


二、困难解释(犹太/外邦背景)

✔ 1. 为什么有人“守日”?

→ 犹太信徒继续守传统节期(神赐给以色列的托拉实践)。

✔ 2. 为什么有人“不守日”?

→ 外邦信徒没有犹太节期背景,不视某日为更圣。

✔ 3. 经文不是讨论“谁属灵”,而是谁“为主行事”

犹太人和外邦人都“为主”而行,
但方式可以不同。


三、Tucker 在 Chapter 8 的洞见(以 derived 明确标示)

以下均为 derived from Tucker, Chapter 8–10(非逐字引用,但整合其学术主张):


1. “弱者”主要指坚持饮食与节期的犹太信徒(derived)

他们不是信心弱,而是 以盟约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较为严格。

2. “强者”主要指文化上较自由的外邦信徒(derived)

他们不是更属灵,而是没有律法背景。

3. 保罗不是让外邦人取代犹太人的生活方式(derived)

这是 Tucker 非常强调的重点。
外邦人的自由≠犹太人也应放弃律法。

4. 保罗要求:双方在弥赛亚里平等共存(derived)

  • 犹太人不能论断外邦人

  • 外邦人不能轻视犹太人

  • 两族群都是“主的人”,同有一个主人

这是 罗 9–11 的神学应用

5. 行为差异不是问题,

彼此藐视/论断才是问题(derived)

保罗不是要统一文化,
而是要统一忠诚对象:基督为王


四、后取代论之后阅读:神学整合

✦ 1. 以色列的身份继续存在

犹太信徒继续守托拉,是其身份表达,而非软弱。

✦ 2. 外邦人被接枝,不是取代

外邦信徒要谦卑与尊重犹太传统。

✦ 3. 弥赛亚统治是多元共存

保罗允许不同实践,只要都是“为主”。

✦ 4. 未来的审判归于神

因此:

  • 不可把自己当主

  • 不可取代神的审判权

  • 不可要求别人像自己一样敬拜神

这正是保罗希望的 以色列+列国的合一群体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基路伯

献给阿撒泻勒:亚哈雷·莫特经文中替罪羊的深意

使徒行传2:14–47详解:希腊文剖析、旧约引用与犹太背景透视(逐节注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