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哈阿齐努之歌〉礼拜版(申 32:1–43)
〈哈阿齐努之歌〉礼拜版(申 32:1–43)
调式:E 小调 / 多里亚风格(民谣感,易会众合唱)
速度:♩= 72–80(行进感) 拍号:3/4(吟诵流畅)
结构:领唱诵读 2–4 行经文 → 会众唱固定应句(副歌)。全诗可分若干段,每段结束皆回副歌。重点段(如 32:8–9 死海古卷读法)可单独成段。
A. 会众固定应句(副歌)
歌词(取自 32:3–4 摘句)
祂是磐石,所行完全;祂的道尽都公平。
信实无伪,公义正直,耶和华—我们的神。
和弦(E 小调,3/4)
| Em | C | D | Em |
| Em | C | D | Em |
| C | D | Em | B7 |
| Em | C | D | Em |
数字谱旋律(1=E 为 do,小调记法)
(建议领唱降三度起,便于会众跟唱)
-
“祂 是 磐 石, 所 行 完 全; 祂 的 道 尽 都 公 平。”
3· 3 4 5 | 5 5 6 5 | 4 3 2 - | 3 - - |
-
“信 实 无 伪, 公 义 正 直, 耶 和 华—我 们 的 神。”
3· 3 4 5 | 5 6 5 4 | 3 2 1 - | 7 - - | 1 2 3 4 | 3 - - |
注:若更适合你们音域,可整体上移至 F#m 或下移至 Dm。和弦相应转调即可。
B. 诗篇式节调(用于各节经文的“吟诵—收句”)
采用“朗诵音 + 中停收句 + 终止收句”三件套,任何一行经文都能套用。
-
朗诵音(reciting tone):G(E 小调中的♭3,稳固且不刺耳)。
-
中停收句(mediant cadence):G–F#–E(音高依次下行,落于 E)。
-
终止收句(final cadence):A–G–F#–E(形成明确完结)。
配和弦:
-
朗诵段:Em(必要时过渡 C/D)
-
中停:D → Em
-
终止:C → D → Em(句末可加 B7 回转)
应用示例(第 1–2 节)
-
1: 「诸天哪,请听,我要说话;」(朗诵音 G…收 D→Em)
-
「大地啊,侧耳,听我口中的言语。」(终止 C→D→Em)
-
2: 「愿我的教训滴落如雨,」(中停 D→Em)
-
「愿我的言语如露下垂……」(终止 C→D→Em)
→ 会众回副歌一次
应用示例(特别段:32:8–9,按死海古卷读法)
-
8: 「至高者分列万国之时,分散亚当之子的时候,」(朗诵音 G)
「按着‘神之众子’的数目,为万民立定疆界;」(终止 C→D→Em) -
9: 「因为耶和华的份就是祂的百姓,」(中停 D→Em)
「雅各是祂拈取的业分。」(终止 C→D→Em)
→ 会众回副歌两次(提示神主权与拣选)
提醒:每个“收句”只需在行尾3–4 个字做小的下行旋律即可,其余皆在朗诵音上自然咏叹,保证长经文也能顺唱。
C. 段落划分建议(每段后接副歌)
-
1–4(颂名与磐石)
-
5–7(悖逆与追忆)
-
8–9(死海古卷读法重点段)
-
10–14(旷野眷顾与丰富)
-
15–18(耶书仑发胖、忘本)
-
19–27(神掩面与惩诫)
-
28–33(无谋之民与毒葡萄)
-
34–38(神之库房与虚神无助)
-
39–43(独一主权、伸冤与列国同欢)
长礼拜可 9 段全唱;简式可选 1、3、4、6、9 段。
D. SATB 配和声(副歌示例,E 小调)
(斜体为各声部起始音,按行对齐;仅示第一行,余行同理推进)
-
Soprano:G A B | B B C B | A G F# - | G — —
-
Alto:E F# G | G G A G | F# E D - | E — —
-
Tenor:B C D | D D E D | C B A - | B — —
-
Bass:E E E | E C C D | D D B - | E — —
和声要点
-
保持 I(Em)— bVI(C)— bVII(D)— I(Em) 的民谣式回环;
-
避免平行五八,内声以级进为主;
-
句末可用 V7(B7)→ I(Em) 强化终止;
-
强拍重音给 “磐—石 / 公—平 / 正—直 / 我—神” 等词。
E. 乐队/敬拜配置(可选)
-
吉他/钢琴:按和弦走分解或拨弦(3/4:低—高—高);
-
小提琴/长笛:填充副歌间的对位旋律(模进 G–F#–E);
-
手鼓/框鼓:轻弱拍,副歌末尾加滚奏入拍。
-
调性变换:第 9 段(39–43 节)可升半音(Em→Fm)制造“列国同欢”的高点。
F. 排练与带领提示
-
先教会众副歌(两遍足矣),再示范“朗诵音 + 收句”。
-
领唱带自由气口,和声部保持轻声垫底,让经文清晰。
-
32:8–9 段结束,副歌连唱两次;最后一段(39–43)全体齐立,副歌三唱收尾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