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提反演讲(使徒行传7章)中的天使
司提反演讲(使徒行传7章)中的天使
天使在《圣经》中作为神与人类的使者,在司提反的演讲(《使徒行传》7:2–53)中扮演重要角色,特别是在描述神与以色列的盟约关系中。本文结合《妥拉》周份《申命记》1:1–3:22、哈夫塔拉《以赛亚书》1:1–27及新约《使徒行传》7:51–8:4,分析司提反提及天使的意义(7:30, 7:35, 7:38, 7:53),借鉴迈克·海瑟(Dr. Michael S. Heiser)的神圣议会(Divine Council)视角(《隐形国度Unseen Realm》《超自然Super Natural》及《裸读圣经播客Naked Bible podcasts》相关内容)。通过希伯来原文、希腊语、犹太传统及非取代神学视角,揭示天使如何在神圣议会中执行神旨,连接《妥拉》与新约的盟约使命,并探讨其为何冒犯公会听众。文章适合关注圣经神学与跨信仰对话的读者。
司提反演讲的背景
司提反,一位希腊化犹太基督徒,因被控“说僭妄的话攻击圣所和律法”(《使徒行传》6:13–14)在公会(Sanhedrin)受审。他的演讲(7:2–53)回顾以色列历史,从亚伯拉罕到所罗门,强调神的信实与以色列的悖逆,多次提及天使(7:30, 7:35, 7:38, 7:53)以凸显《妥拉》的神圣起源。演讲的尖锐责备(7:51–53)激怒公会,导致其殉道(7:54–8:1)。天使的提及不仅支持司提反的辩护,还呼应《申命记》与《以赛亚书》的神圣启示主题,同时因挑战公会权威而引发冲突。
海瑟的神圣议会视角与《裸读圣经播客》洞见
迈克·海瑟在《隐形国度》(The Unseen Realm)与《超自然》(Supernatural)中提出,《圣经》的神圣议会是耶和华与天上众子(benei ha-elohim,神的众子)共同治理宇宙的框架。天使(希伯来语mal’akh,מַלְאָךְ,意为“使者”;希腊语angelos,ἄγγελος)是议会成员,执行神的旨意,如传递启示、管理国族或执行审判(《诗篇》82:1,89:5–7)。海瑟强调,《妥拉》与先知书中的天使角色根植于古代近东宇宙观,但耶和华的独一性超越其他神祇(《申命记》6:4)。
在《裸读圣经播客》(Naked Bible Podcast)中,海瑟分析《使徒行传》7章(例如第150集,讨论使徒行传的超自然主题),指出司提反的天使提及反映神圣议会的运作,强调《妥拉》的超自然权威。他认为,司提反通过天使连接摩西与耶稣的使命,呼应《申命记》18:15(“像摩西的先知”),并将公会的悖逆置于违背神圣启示的背景下。播客强调司提反的演讲非传统布道,而是以古代以色列的视角解读历史,凸显神通过天使与人类互动的模式。
司提反演讲中的天使(使徒行传7章)
司提反四次提及天使,凸显其在神与以色列关系中的角色,以下结合海瑟的分析逐一解读:
7:30:荆棘中的天使:
经文:“过了四十年,在西奈山的旷野,有一位天使在荆棘火焰中向摩西显现。”(和合本;参考《出埃及记》3:2)
希腊语:angelos(ἄγγελος)指“耶和华的使者”(mal’akh YHWH,מַלְאַךְ יְהוָה)。海瑟在《隐形国度》中认为,mal’akh YHWH可能是神显(theophany)或神圣议会成员,代表神传递启示(《出埃及记》3:4–10)。在播客中,他指出荆棘显现是神圣议会行动的典型例证,类似《创世记》22:11–15(亚伯拉罕祭以撒)。
犹太传统:《米德拉什·出埃及记拉巴》3:1视mal’akh YHWH为神的直接代表,强调其权威。司提反用此强化摩西的呼召源于神圣启示,与《申命记》1:6–8(神在何烈山启示)呼应。
意义:天使作为神圣议会的使者,传达神的拣选,奠定《妥拉》的神圣基础。海瑟在播客中强调,司提反以此反驳对其攻击律法的指控(6:13),凸显《妥拉》的超自然起源。
7:35:被差遣的天使:
经文:“这摩西……就是神藉着在荆棘中显现的天使之手差他作领袖和救赎者。”
分析:司提反再次提及荆棘中的angelos,强调神通过天使委任摩西为领袖(archōn,ἄρχων)与救赎者(lytrōtēs,λυτρωτής)。海瑟在《超自然》中指出,神圣议会常通过天使委任人类领袖(《创世记》28:12,雅各的天梯)。在播客中,他分析7:35将摩西的使命与耶稣的救赎者角色并列,暗示神圣议会的连续性(《申命记》18:15)。
犹太传统:《塔木德·沙巴特》88a称《妥拉》通过天使传达,强化其神圣性。司提反用此辩护,强调他尊重《妥拉》。
意义:天使的委任凸显神通过议会执行旨意,与《申命记》1:16–17(领袖任命)呼应。
7:38:西奈山的天使:
经文:“这人曾在旷野会众中,与在西奈山上与他说话的天使同在,又与我们的祖宗同在,并且领受活泼的圣言传给我们。”
希腊语:angelos与logia zōnta(活泼的圣言,λόγια ζῶντα)指《妥拉》的启示。海瑟在《隐形国度》中认为,西奈山启示(《出埃及记》19–20)涉及神圣议会,天使作为见证者或传递者(《诗篇》68:17,“神的车辇千万”)。播客第150集指出,7:38强调《妥拉》的超自然传递,呼应《申命记》33:2(“千万圣者”)。
犹太传统:《米示拿·阿沃特》1:1追溯《妥拉》从西奈山经摩西传下,《塔木德·沙巴特》89a称天使协助传递。《约瑟夫斯·古物志》15.5.3也提到天使参与律法启示。
意义:司提反强调《妥拉》通过天使传达,呼应《申命记》1:5(摩西讲解《妥拉》),反驳对其攻击律法的指控。
7:53:天使颁布的律法:
经文:“你们受了天使所传的律法,竟不遵守。”(di’ angelōn,διά ἀγγέλων,“通过天使”)
分析:司提反指《妥拉》由天使颁布(diatagē,διαταγή),却被以色列违背。海瑟在播客中引用《申命记》33:2与《加拉太书》3:19(“律法是藉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”),认为神圣议会参与《妥拉》启示,凸显其权威(《裸读圣经播客》,第150集)。他指出,司提反的指控将公会的悖逆置于违背神圣议会的高度,呼应《以赛亚书》1:4–17(哈夫塔拉,斥责虚假敬拜)。
犹太传统:《塔木德·约玛》28b与《西弗里·申命记》343确认天使在西奈山启示中的角色。拉希注释《申命记》33:2,视“圣者”为天使。
意义:司提反指控公会违背天使传递的《妥拉》,强化其悖逆的严重性,连接《申命记》1:26–28的历史模式。
神圣议会视角下的天使角色
根据海瑟的神圣议会框架与《裸读圣经播客》洞见,天使在司提反演讲中的角色有以下意义:
神圣使者:
天使作为mal’akh/angelos,是神圣议会的执行者,传递启示(如7:30, 7:38)或委任领袖(如7:35)。海瑟在播客中引用《诗篇》82:1(“神站在神的会中”),认为天使在神旨下治理宇宙,类似《申命记》1:6–8的神圣启示。
《裸读圣经播客》强调,司提反通过天使连接摩西与耶稣,暗示神圣议会贯穿以色列历史与新约使命(《申命记》18:15)。
《妥拉》的神圣权威:
司提反强调《妥拉》由天使传达(7:38, 7:53),呼应《申命记》33:2与《以赛亚书》1:1–2的神圣启示。海瑟在《隐形国度》中指出,西奈山启示涉及天使见证(《出埃及记》19:16–20),强化《妥拉》的超自然性。播客进一步解释,7:53的指控将公会的悖逆置于违背神圣议会的背景下,凸显其罪责。
《塔木德·沙巴特》88a–b描述天使反对人类接受《妥拉》,但神坚持,显示天使的议会角色。
先知责备的延续:
司提反的指控(7:51–53)呼应《以赛亚书》1:18(teshuvah)与《申命记》1:26–28(悖逆)。海瑟在《超自然》中认为,先知与天使共同传达神的审判与恩典,司提反延续这一传统(播客第150集)。
《米德拉什·坦胡马》(Shemot 25)视天使为神与先知的媒介,司提反以此强化责备的权威。
天使提及为何冒犯听众
司提反的天使提及虽根植于犹太传统,却因以下原因激怒公会:
挑战公会权威:
司提反称《妥拉》由天使颁布(7:53),却指控公会“不遵守”(ouk ephylaxate)。海瑟在播客中指出,这将公会的悖逆提升到违背神圣议会的层面,动摇其作为《妥拉》捍卫者的合法性(《约瑟夫斯·古物志》18.1.4)。《米示拿·桑赫德林》7:5规定亵渎神圣启示为死罪,司提反的指控被视为挑衅。
背景:公会视自己为《妥拉》的守护者(《申命记》1:16–17),司提反的说法暗示他们违背神圣权威。
希腊化背景的敏感性:
作为希腊化犹太人(《使徒行传》6:5),司提反强调天使可能被公会(多为耶路撒冷精英)视为异端,因希腊化犹太人对天使的超自然强调(如《死海古卷》1QM)与传统不同。海瑟在《隐形国度》提到,第二圣殿时期的天使观存争议(《塔木德·伯拉霍特》13a),司提反的说法可能被误解为贬低摩西的直接启示。
《裸读圣经播客》指出,司提反的希腊化背景加剧了公会的敌意,因其被视为外来者挑战传统(播客第150集)。
暗示悖逆延续:
7:53将公会的悖逆与旷野偶像崇拜(7:42–43)并列,呼应《申命记》1:26–28的叛逆历史。海瑟在播客中认为,天使作为神圣议会成员,凸显公会违背神旨的严重性,激起愤怒(7:54)。
《以赛亚书》1:4–17(哈夫塔拉)斥责虚假敬拜,司提反以此模式指控公会,触及其宗教敏感性。
非取代神学视角
非取代神学避免将犹太教视为过时:
《妥拉》连续性:司提反的天使提及(7:30, 7:38, 7:53)呼应《申命记》33:2与《出埃及记》3:2,确认《妥拉》的神圣起源。他的责备延续《以赛亚书》1:4–17的tzedakah与teshuvah呼召,非否定犹太教。
赫舍尔释经法:天使的角色是“惊喜”,凸显神通过超自然使者启示的恩典,邀请回归《妥拉》(《申命记》1:5)。
托兰斯释经法:司提反的演讲根植于以色列盟约(《创世记》12:3),通过天使强调《妥拉》的普世使命,如《使徒行传》8:4的福音传播。
尊重犹太传统:天使在《塔木德》与《米德拉什》中是神启示的中介,司提反的说法属犹太传统,非反犹。公会的愤怒出于捍卫《妥拉》(《米示拿·桑赫德林》7:5),应视为信仰忠诚。
结论
在《使徒行传》7:2–53中,司提反提及天使(7:30, 7:35, 7:38, 7:53)作为神圣议会的使者,传递《妥拉》、委任摩西、见证启示,呼应《申命记》1:1–3:22与《以赛亚书》1:1–27。海瑟的神圣议会视角与《裸读圣经播客》(第150集)揭示天使在神与以色列互动中的关键角色,强化《妥拉》的超自然权威。司提反指控公会违背天使颁布的律法(7:53),延续先知责备传统,因挑战权威与暗示悖逆而激怒听众。非取代神学视角下,司提反的演讲肯定《妥拉》的永恒性,邀请tzedakah与teshuvah,通过《使徒行传》8:4将盟约使命扩展至万邦,彰显神的恩典与普世计划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