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申命记3:23–7:11、以赛亚书40:1–26及马太福音23:31–39汲取安慰与鼓励
从申命记3:23–7:11、以赛亚书40:1–26及马太福音23:31–39汲取安慰与鼓励
在生命的低谷中,安慰与希望如清泉滋润干涸的心灵。《妥拉》周份Va’etchanan(《申命记》3:23–7:11)、哈夫塔拉《以赛亚书》40:1–26及新约《马太福音》23:31–39为我们带来神的信实、怜悯与应许,鼓励我们无论面对何种挑战,都能仰望祂的恩典。本文结合这三段经文,探索神如何以盟约之爱安慰祂的子民,呼召我们以tzedakah(公义)与teshuvah(悔改)回应祂的恩典。
《申命记》3:23–7:11:神盟约之爱的安慰
《申命记》3:23–7:11是摩西的恳求与教导,包含《十诫》(5:6–21)与《申命记信经》(Shema,6:4–9),强调神对以色列的拣选与爱,为子民带来安慰。
摩西的恳求与神的怜悯(3:23–29):
摩西祈求进入应许之地(3:25),但神因百姓的悖逆(《民数记》20:12)禁止他进入,却允许他从毗斯迦山远眺(3:27)。希伯来语rā’āh(רָאָה,“看见”)象征神赐予盼望,即便摩西未踏足迦南,他的使命通过约书亚延续。
安慰:神虽公义(《申命记》4:24),却以怜悯回应摩西,预备后继者(3:28)。《米德拉什·申命记拉巴》3:6解释,神的拒绝非冷漠,而是为更大的计划(约书亚的领导),提醒我们在失望中仍可信靠神的安排。
盟约之爱(7:6–9):
《申命记》7:8宣称:“耶和华专爱你们,拣选你们……因祂向你们列祖所起的誓。”(希伯来语*’āhav*,אָהַב,“爱”)。神因与亚伯拉罕的盟约(《创世记》12:3)拣选以色列,非因其强大(7:7)。
安慰:神的爱是永恒的(chesed,חֶסֶד,7:9),不受人的软弱限制。《塔木德·伯拉霍特》7a教导,神的拣选是恩典的礼物,为我们提供坚定的盼望。
《申命记》与顺服(6:4–9):
“以色列啊,你要听!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。”(6:4,Shema Yisrael)呼召以色列以全心爱神(6:5),将《妥拉》教导后代(6:7)。《米示拿·伯拉霍特》2:2强调每日诵读Shema,提醒神的同在。
鼓励:顺服《妥拉》带来平安(6:24),如《申命记》4:40的应许:“使你和你的后裔得福。”即使面对试炼,神的诫命是生命的锚。
《以赛亚书》40:1–26:神的安慰与超越
《以赛亚书》40:1–26是Va’etchanan的哈夫塔拉,称为“安慰之约”(Shabbat Nachamu),在提莎伯阿夫节后带来希望,为流亡的以色列宣告神的赦免与复兴。
“安慰我的民”(40:1–2):
经文以双重呼召开篇:“安慰,安慰我的百姓!”(希伯来语nachamū nachamū,נַחֲמוּ נַחֲמוּ)。拉希注释,重复的nachamū表达神加倍的怜悯,宣告耶路撒冷“罪孽已满”(40:2)。
安慰:神主动安慰子民,类似《申命记》7:8的盟约之爱。《米德拉什·以赛亚拉巴》40:1教导,神的赦免如父母怜悯儿女,为我们带来医治。
神的超越与力量(40:12–26):
《以赛亚书》40:12–17描述神测量宇宙(mādad,מָדַד,“测量”),无人可比(40:25)。40:26称神“按名呼召”星宿,象征祂对每个受造物的关怀。
鼓励:神的无限能力(40:18–20)与个人关爱(40:11,如牧人怀抱羊羔)结合,呼应《申命记》4:35(“耶和华是神”)。《塔木德·哈吉迦》13a引用40:26,强调神的掌管带来希望。
复兴的应许(40:3–5):
“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”(40:3)预示流亡者的归回,与《申命记》3:23–25(应许之地)相呼应。《以赛亚书》40:5宣告“耶和华的荣耀必显现”,为受苦者带来盼望。
《马太福音》23:31–39:悔改与神的怜悯
《马太福音》23:31–39记录耶稣对法利赛人与文士的责备及对耶路撒冷的哀叹,呼召teshuvah(悔改)并应许未来的救赎,与《申命记》与《以赛亚书》的主题相连。
责备与历史反思(23:31–36):
耶稣斥责宗教领袖:“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。”(23:31,希腊语martyreite,μαρτυρεῖτε,“见证”)。这呼应《申命记》1:26–28的悖逆模式,指出拒绝先知(如以赛亚,《塔木德·耶瓦莫特》49b)的历史。
安慰:责备旨在唤醒teshuvah,类似《以赛亚书》40:1–2的赦免邀请。耶稣的批判延续《妥拉》的先知传统(《申命记》18:15),非否定犹太信仰。
神的怜悯与盼望(23:37–39):
耶稣哀叹:“耶路撒冷啊……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,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,只是你们不愿意。”(23:37,ēthelēsa,ἠθέλησα,“愿意”)。这呼应《申命记》7:8的神之爱与《以赛亚书》40:11的牧人意象。
鼓励:23:39应许“从今以后,你们要说:‘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!’”(引用《诗篇》118:26),预示救赎的盼望。《米德拉什·诗篇拉巴》118:26解释此为弥赛亚的到来,为受苦者带来安慰。
《马太福音》23:39延续《以赛亚书》40:5的荣耀显现,非取代《妥拉》,而是呼召回归盟约(《罗马书》11:29)。
安慰与鼓励的综合洞见
神的信实:
《申命记》7:9的chesed(永恒之爱)、《以赛亚书》40:1的nachamū(安慰)、《马太福音》23:37的母鸡意象共同揭示神对子民的坚定承诺。《塔木德·索塔》14a称神如父母,永不撇弃子民,为我们带来安慰。
顺服与悔改:
《申命记》6:4–5呼召全心爱神,《以赛亚书》40:3预备主的道,《马太福音》23:37–39邀请teshuvah。《塔木德·约玛》86b教导,悔改(teshuvah)与公义(tzedakah)带来救赎,鼓励我们在试炼中回应神的呼召。
盼望的应许:
《申命记》3:27的远眺、《以赛亚书》40:5的荣耀显现、《马太福音》23:39的救赎应许指向神的复兴计划。《米德拉什·申命记拉巴》3:7解释,神的应许如灯塔,指引受苦者前行。
实际应用:今日的鼓励
信靠神的安排:如摩西在毗斯迦山(《申命记》3:27),即使梦想未实现,神的计划更美善(《以赛亚书》40:26)。每天祷告,将忧虑交托神(《诗篇》55:22)。
践行tzedakah:效法《申命记》7:9的神之爱,帮助有需要的人,如捐助慈善或倾听朋友(《以赛亚书》40:11)。《塔木德·沙巴特》139a称,tzedakah带来神迹。
拥抱teshuvah:如《马太福音》23:37的呼召,通过反思与改正更新灵性。《塔木德·约玛》85b教导,悔改是回归神的怀抱。
结论
《申命记》3:23–7:11的盟约之爱、《以赛亚书》40:1–26的安慰应许、《马太福音》23:31–39的救赎盼望共同为我们带来安慰与鼓励。神的信实如《申命记》7:9的永恒chesed,祂的怜悯如《以赛亚书》40:11的牧人,祂的恩典如《马太福音》23:39的复兴应许。这些经文延续《妥拉》的tzedakah与teshuvah呼召,邀请我们以顺服与悔改回应神。愿我们在困境中仰望神的应许,如《以赛亚书》40:31所言,“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”,活出盼望与公义的人生!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