盟约政治
盟约政治:拉比乔纳森·萨克斯启发的公正社会愿景
引言
在现代政治中,权力、利益和竞争常常主导话语,道德和集体责任却常被忽视。然而,拉比乔纳森·萨克斯(Rabbi Jonathan Sacks)在其《盟约与对话》(Covenant & Conversation)系列中,特别是在《责任政治》(The Politics of Responsibility)一文中,提出了“盟约政治”(covenantal politics)的愿景,基于《妥拉》(Torah)特别是《申命记》的教导,为构建公正、道德的社会提供了深刻洞见。萨克斯认为,盟约政治是一种以集体责任、平等尊严、道德原则、相互承诺、记忆与盟约更新为核心的政治模式,同时警告若背弃盟约承诺,将导致社会凝聚力的丧失。本文将结合《申命记》4:6的背景,分析萨克斯提出的盟约政治五大特征,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启发,激励读者追求一个以正义和责任为基础的社会。
申命记 4:6(和合本,调整):
你们要谨守遵行,因为这是你们在万民眼前的智慧和聪明。他们听见这一切律例,必说:“这卓越的民族真是有智慧有聪明!”
盟约政治的背景:基于《妥拉》的愿景
《申命记》4:6呼吁以色列通过遵守《妥拉》展示智慧(חָכְמָה,chokhmah)和洞察力(בִּינָה,binah),成为一个“卓越的民族”(הַגּוֹי הַגָּדוֹל,ha-goy ha-gadol),其道德和智慧吸引列国敬仰。在希伯来传统中,盟约(בְּרִית,brit)是神与以色列之间的神圣协议,基于相互的责任和承诺,旨在塑造一个公义、怜悯的社会。萨克斯将这一盟约理念应用于政治,提出盟约政治不同于基于权力的传统政治,而是以道德责任为核心,强调“我们,人民”(We, the people)的集体使命。
萨克斯在《责任政治》中指出,盟约政治源于《妥拉》的社会愿景,与古代其他文化(如美索不达米亚的宇宙论或希腊的循环史观)不同。《妥拉》认为,国家的命运不取决于财富或权力,而是道德责任(《申命记》30:19)。盟约政治将国家视为一个道德共同体,每位公民因神的形象而平等,共同承担创造正义社会的责任。
盟约政治的五大特征
萨克斯提出了盟约政治的五大特征,每一项都植根于《妥拉》的教导,并对现代政治有深远启发:
1. 集体责任(Collective Responsibility)
《妥拉》中,“全以色列互为担保”(Shabbat 39b)体现了集体责任的理念。在《申命记》中,摩西召集“你们的族长、长老、官长……直到砍柴挑水的人”(申命记29:10-11),强调每个人都对共同福祉负责。萨克斯指出,盟约政治拒绝“伟大人物”历史观,国家的命运取决于全体公民的道德选择,而非仅靠统治者或精英。
现代启发:在当代社会,集体责任意味着公民不能将责任推卸给政府或少数人。例如,应对社会不公需要每个人参与,从投票到志愿服务。盟约政治激励我们看到自己是社会变革的主体,而非旁观者。
2. 基于所有人平等尊严的原则(Principled in Equality of Dignity of All Citizens)
《妥拉》教导,每个人因按神的形象受造(创世记1:27)而拥有内在尊严。《申命记》要求公平对待穷人、孤儿、寡妇和外人(申命记24:17-18),体现平等尊严的原则。萨克斯强调,盟约政治拒绝等级社会,主张无论财富或地位,每位公民的尊严都不可侵犯。
现代启发:这一原则挑战现代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,如种族歧视或经济分化。例如,美国《独立宣言》中的“人人生而平等”理念深受《妥拉》启发,激励我们推动包容性政策,确保每个人的尊严得到尊重。
3. 道德政治:以正义为依据的问责(Moral Politics Accountable to Justice)
盟约政治是“道德政治”,以正义为标准对个人和社群进行问责。《申命记》16:19-20要求法官公正无私,萨克斯认为,这种正义超越权宜之计,基于永恒的道德原则。盟约政治要求领导者和公民在神的律法面前负责,而不是追求个人权力或利益。
现代启发:在现代政治中,道德问责意味着领导者需以透明和公正的方式行事。例如,公民运动要求政府在人权或环境问题上负责,反映了盟约政治的正义诉求。研读《妥拉》能帮助我们培养正义感,监督社会行为。
4. 相互承诺(Mutual Pledge)
盟约是基于忠诚和相互承诺的关系,而非仅为利益的契约。《申命记》描述以色列在西奈山与神立约(出埃及记24:7),承诺共同遵守律法。萨克斯指出,盟约政治通过“我们,人民”的相互承诺,创造集体身份和团结。
现代启发:相互承诺在现代社会表现为公民之间的社会契约。例如,美国总统就职演说作为盟约更新的仪式,呼唤人民重申对自由和正义的承诺。 这激励我们通过社区参与和公民对话加强社会凝聚力。
5. 记忆与盟约更新(Remembrance and Covenantal Renewal)
《妥拉》通过仪式(如Hakhel,申命记31:10-13)要求以色列人定期重温历史和盟约,更新对神的承诺。萨克斯认为,盟约政治需要通过集体记忆和仪式(如美国总统就职演说)重申共同的价值观和使命。
现代启发:记忆和更新提醒我们不忘历史教训。例如,纪念人权运动或反种族主义斗争的历史,能激励现代社会重申平等和正义的承诺。研读《妥拉》帮助我们通过历史反思,保持道德方向。
背弃盟约的危险
萨克斯警告,若背弃盟约承诺,社会将失去凝聚力和原则,导致道德与文明的衰退。《申命记》28章描述违背盟约的后果,如流亡和苦难。萨克斯指出,若公民放弃集体责任,忽视平等尊严,社会将陷入分裂,信任瓦解,市场和国家的竞争逻辑将取代道德共同体。
在现代社会,这种危险表现为政治极化、经济不平等和公民冷漠。例如,社会信任的下降(如民粹主义兴起)反映了盟约精神的缺失。萨克斯呼吁通过恢复盟约政治,重拾“我们,人民”的使命,防止社会解体。
《妥拉》与盟约政治的历史影响
《申命记》4:6的盟约愿景通过犹太传统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,激励现代人研读《妥拉》:
法律与伦理:《妥拉》的律法(如十诫)为西方法律体系奠基,强调正义和责任。例如,美国宪法中的平等理念源于《妥拉》的尊严观。
社会正义:《妥拉》的怜悯原则(如照顾穷人,申命记15:11)通过犹太和基督教传统影响了全球慈善事业,如现代人道主义组织。
教育与记忆:犹太人对《妥拉》研读的重视推动了全球教育普及,Hakhel仪式则启发了现代公民仪式,如总统就职演说。
一神论与道德:《妥拉》的一神论(申命记6:4)通过犹太教、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传播,塑造了全球道德观,强调集体责任和尊严。
激励现代社会
萨克斯的盟约政治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深刻启发:
个人行动:研读《妥拉》能培养道德智慧,帮助个人在生活中实践正义和怜悯。
社区建设:盟约政治鼓励公民参与社区事务,构建基于相互承诺的社会。
全球视野:《妥拉》的普世原则激励我们推动全球正义,尊重每个人的尊严。
结语
《申命记》4:6呼吁以色列通过遵守《妥拉》成为一个“卓越的民族”,其智慧和正义吸引列国。拉比乔纳森·萨克斯的盟约政治——以集体责任、平等尊严、道德问责、相互承诺和盟约更新为核心——为现代社会提供了构建公正共同体的蓝图。《妥拉》的智慧不仅塑造了古代以色列,也通过法律、慈善和教育影响了全球文明。面对背弃盟约导致分裂的危险,研读《妥拉》和实践其原则能帮助我们重拾“我们,人民”的使命,建设一个以正义和责任为基础的社会。愿我们通过《妥拉》的智慧,成为真正的“卓越民族”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