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mans 10:9-13

 

📖 Romans 10:9

Greek:
ὅτι ἐὰν ὁμολογήσῃς ἐν τῷ στόματί σου κύριον Ἰησοῦν
καὶ πιστεύσῃς ἐν τῇ καρδίᾳ σου
ὅτι ὁ θεὸς αὐτὸν ἤγειρεν ἐκ νεκρῶν, σωθήσῃ·

Literal CN:
因为,若你在口里承认(ὁμολογήσῃς)耶稣为主(κύριον Ἰησοῦν),
并且在心里信(πιστεύσῃς)
神使他从死人中复活(ὁ θεὸς αὐτὸν ἤγειρεν ἐκ νεκρῶν),
你就必得救(σωθήσῃ)。


🪔 关键词解析:

  • ὁμολογέω:字面意为「公开承认、宣誓效忠、同声宣告」。
    在罗马帝国语境中,这个词带有**政治忠诚宣誓(confession of allegiance)**的意味。
    保罗在这里用来表达:承认耶稣是“主”(κύριος)=宣誓效忠于弥赛亚王权,而非凯撒。

  • κύριος:主、主宰。

    • 在希伯来背景中,对应 יְהוָה(YHWH);

    • 在帝国背景中,对应罗马皇帝称号“主”(Dominus)。

    • 因此,这一宣告具有深刻的神学 + 政治双重含义

  • πιστεύσῃς:信、信靠、忠诚(believe / entrust / be faithful)。

    • 与“πίστις”同源,不仅是理智相信,更是「忠信的顺服」(faithful allegiance)。

📌 神学背景:
保罗将信心与口里的承认结合起来,
不是建立一个“得救公式”,
而是呈现一个「进入弥赛亚王国的盟约宣告」。
这与以色列的“申命记式信心告白”一脉相承(参申 30:14)。

👉 Tucker 的洞见:

“The confession of Jesus as Lord is an allegiance declaration, not merely a doctrinal statement. It parallels Israel’s Shema—‘YHWH is our God, YHWH is one’—now extended to include Messiah within God’s covenant identity.”

📖 中文意译:

「承认耶稣为主,不仅是信条声明,而是忠诚宣誓,
如同以色列的 Shema(申命记 6:4)——
现在弥赛亚被纳入神的盟约身份中。」


📖 Romans 10:10

Greek:
καρδίᾳ γὰρ πιστεύεται εἰς δικαιοσύνην,
στόματι δὲ ὁμολογεῖται εἰς σωτηρίαν.

Literal CN:
因为人是用心相信(καρδίᾳ πιστεύεται)以至于称义(εἰς δικαιοσύνην),
又用口承认(στόματι ὁμολογεῖται)以至于得救(εἰς σωτηρίαν)。


🪔 关键词解析:

  • καρδία:心,指人的中心、意志、忠诚之所。

  • δικαιοσύνη:神的义,指「与神盟约相合的地位」;
    这里的“称义” = 被接纳为盟约群体的成员。

  • ὁμολογεῖται εἰς σωτηρίαν

    • “承认以至于得救” → 意味着「在群体中公开忠诚宣言」进入救赎群体。

📌 神学背景:
保罗在此维持「信与行(宣告)」的合一——
心中的忠信必须以口的宣言体现,
这延续犹太传统中的“口述盟约誓言”(参申 30:14)。

👉 Tucker 的洞见:

“Faith and confession represent inner allegiance and outward identification with Messiah’s people. This is covenant participation language, not a private mystical formula.”

📖 中文:

「信与承认代表内在忠诚与外在身份认同,
是盟约参与的语言,而非个人神秘得救公式。」


📖 Romans 10:11

Greek:
λέγει γὰρ ἡ γραφή·
Πᾶς ὁ πιστεύων ἐπ᾽ αὐτῷ οὐ καταισχυνθήσεται.

Literal CN:
因为圣经说:
「凡信靠(ὁ πιστεύων ἐπ᾽ αὐτῷ)他的人,
必不至于羞愧(οὐ καταισχυνθήσεται)。」


🪔 关键词解析:

  • 引自 Isaiah 28:16(LXX)。

  • ὁ πιστεύων ἐπ᾽ αὐτῷ:“信靠于他”,意指「忠诚地倚靠」。

  • καταισχυνθήσεται:“被羞辱、失望、被弃绝”。
    这里强调「信靠神所设立的弥赛亚的人绝不会被羞愧」。

📌 神学背景:
保罗用此节证明神的义与救恩仍然根植于以色列经文,
而今通过弥赛亚扩展到所有信靠者(无论犹太或外邦)。

👉 Tucker 强调:

“Paul quotes Isaiah not to universalize salvation apart from Israel, but to show that God’s covenant faithfulness through Messiah extends to all who show the same covenant allegiance.”

📖 中文意译:

「保罗引用以赛亚不是要取消以色列的特殊性,
而是说明神的盟约信实,如今藉弥赛亚扩展到所有表现同样忠诚的群体。」


📖 Romans 10:12

Greek:
οὐ γάρ ἐστιν διαστολὴ Ἰουδαίου τε καὶ Ἕλληνος·
ὁ γὰρ αὐτὸς κύριος πάντων,
πλουτῶν εἰς πάντας τοὺς ἐπικαλουμένους αὐτόν·

Literal CN:
因为在犹太人和希腊人之间并没有区别(οὐκ ἔστιν διαστολή),
同一位主(ὁ αὐτὸς κύριος)是众人的主,
厚待一切呼求(ἐπικαλουμένους)他的人。


🪔 关键词解析:

  • διαστολή:「区分、隔阂」,指盟约地位上的差异。

  • κύριος πάντων:「众人的主」,但仍是以色列的神,
    如同申命记 10:17「耶和华你们的神,是万神之神」。

  • ἐπικαλουμένους:「呼求名者」,引用盟约语言(创 4:26、珥 2:32)。

📌 神学背景:
这里不是“抹平犹太与外邦的差异”,
而是表明:
弥赛亚的主权覆盖所有呼求者——
以色列的神,如今通过弥赛亚成为万国的神。

👉 Tucker 的洞见:

“Equality here does not mean erasure of Israel’s identity, but inclusion of Gentiles into the sphere of Israel’s covenant blessing through the same Lord.”

📖 中文:

「这里的平等不是抹去以色列的身份,
而是外邦透过同一位主被纳入以色列的祝福范围。」


📖 Romans 10:13

Greek:
πᾶς γὰρ ὃς ἂν ἐπικαλέσηται τὸ ὄνομα κυρίου σωθήσεται.

Literal CN:
因为「凡呼求(ἐπικαλέσηται)主名(τὸ ὄνομα κυρίου)的人,
都必得救(σωθήσεται)」。


🪔 关键词解析

  • 引自 Joel 2:32(LXX)。

  • ἐπικαλέω τὸ ὄνομα κυρίου:犹太传统中特有的敬拜表达,
    表示「进入并倚靠神的主权」。

  • σωθήσεται:不仅指逃脱审判,更指「被纳入神的盟约救赎计划」。

📌 神学背景:
保罗用约珥的预言来说明:
外邦人如今也可「呼求主的名」而得救,
而这个“主”正是神在弥赛亚里显明的自己。

👉 Tucker 的洞见:

“To call on the name of the Lord is covenantal language of loyalty and worship, now expanded to include Gentiles who pledge allegiance to Israel’s God revealed in Messiah.”

📖 中文意译:

「‘呼求主名’是盟约忠诚与敬拜的语言,
如今外邦人也能因信靠弥赛亚而参与以色列的敬拜群体。」


🕊 理解难点与澄清

常见难点澄清
1️⃣ “承认耶稣为主”是否等于说一句口号就得救?否,这是忠诚宣誓(confession of allegiance),进入弥赛亚王权的宣言。
2️⃣ “信心”与“忠诚”有什么区别?“πίστις” 在此更接近 “信实的忠诚”——信靠并效忠神的弥赛亚。
3️⃣ “没有区别”是否取代以色列?否,神的计划仍以以色列为核心,只是扩展盟约范围。
4️⃣ “呼求主名”是否新发明?不是。它出自约珥书,是以色列敬拜的核心语汇。

📜 Tucker 的 after-supersessionism 解读总结

  1. 📖 保罗引用 Deuteronomy 30、Isaiah 28、Joel 2,皆来自以色列圣经——显示这是盟约的延续,非替代。

  2. ✡ 弥赛亚的王权是神盟约信实的显现,外邦的参与是通过忠诚(allegiance)被接纳,而非绕过以色列。

  3. 🌿 “信心之义”与“律法之义”并非冲突,而是同一故事的不同阶段。

  4. 🕊 以色列的“热心”与“未信”是历史性张力,不是被弃绝。


🪔 关键希腊词表

Greek中文注释
ὁμολογέω承认/宣誓忠诚宣言,效忠弥赛亚
κύριος既是YHWH也是弥赛亚王称号
πίστις / πιστεύω信/信靠忠诚信赖,效忠神
δικαιοσύνη与神盟约相合的地位
ἐπικαλέω呼求敬拜与忠诚行为
σωτηρία救恩被纳入神的盟约拯救中
ὄνομα神的名=祂的权能与临在

🌿 神学总结(Romans 10:9–13)

信心告白弥赛亚王权神的盟约延续
信靠 + 宣认忠诚告白(allegiance confession)外邦人被纳入以色列的敬拜群体
心里信 → 内在忠诚口里认 → 外在身份两者共同构成盟约忠信
弥赛亚为主延续Shema(YHWH为一)神的义临到万民

📖 总结:
保罗在这段经文中,重述申命记 30 的“心与口”的语言,
指出神的救恩在弥赛亚中已经「临近」,
信心的表现不是宗教公式,而是忠诚宣誓的生命回应
这不是以色列的失败,而是她的呼召被扩展到万国——
外邦如今也能“呼求主的名”,
与以色列一起敬拜那位唯一的神。

🪔 「凡信靠祂的,必不至于羞愧。
因为同一位主是众人的主,
厚待一切呼求祂的人。」(罗 10:11–12)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基路伯

献给阿撒泻勒:亚哈雷·莫特经文中替罪羊的深意

使徒行传2:14–47详解:希腊文剖析、旧约引用与犹太背景透视(逐节注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