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马书 14:1–4
《罗马书 14:1–4》中文直译(含完整希腊文)
(后取代论之后阅读,强调以色列持续身份)
罗马书 14:1
Τὸν δὲ ἀσθενοῦντα τῇ πίστει προσλαμβάνεσθε, μὴ εἰς διακρίσεις διαλογισμῶν.
直译:
但那 在信(πίστει)上软弱的(ἀσθενοῦντα),
你们要接纳(προσλαμβάνεσθε),
但不是为了争辩不同的判断。
✦ 关键字
-
ἀσθενέω(软弱):不是“信心不够”,而是 在具体实践上受限制的人
→ 保罗指的是 犹太信徒继续维持饮食/节期等律法实践 -
προσλαμβάνεσθε:接纳、欢迎、拥入团体
-
μὴ εἰς διακρίσεις διαλογισμῶν:不要造成思想判断上的分裂
✦ 难点说明
“软弱”不是道德评价,而是 文化身份差异造成的实践张力。
这是理解本章的关键。
罗马书 14:2
ὃς μὲν πιστεύει φαγεῖν πάντα, ὁ δὲ ἀσθενῶν λάχανα ἐσθίει.
直译:
有人相信 可以吃一切(φαγεῖν πάντα),
但那软弱的只吃蔬菜。
✦ 背景
这是典型的 犹太饮食洁净律 与 外邦人饮食习惯 的冲突。
犹太人(尤其在罗马)常因避免偶像祭物或避免不洁净食物而“只吃蔬菜”(类似但不等同于素食)。
外邦信徒则认为可以吃“所有食物”。
这里的争论不是素食 vs 荤食,而是:
→ 犹太律法 vs 外邦自由
→ 以色列身份实践 vs 外邦信徒的文化背景
罗马书 14:3
ὁ ἐσθίων τὸν μὴ ἐσθίοντα μὴ ἐξουθενείτω, ὁ δὲ μὴ ἐσθίων τὸν ἐσθίοντα μὴ κρινέτω· ὁ θεὸς γὰρ αὐτὸν προσελάβετο.
直译:
吃的,不要轻视(ἐξουθενείτω)那不吃的;
不吃的,也不要论断(μὴ κρινέτω)吃的;
因为 神已经接纳了(προσελάβετο)他。
✦ 双重劝告
-
外邦人:不要轻视犹太人的守律实践
-
犹太人:不要论断外邦人的自由实践
这是 罗 9–11 的神学(以色列持续)在社区层面的应用。
罗马书 14:4
σὺ τίς εἶ ὁ κρίνων ἀλλότριον οἰκέτην; τῷ ἰδίῳ κυρίῳ στήκει ἢ πίπτει· σταθήσεται δέ· δυνατεῖ γὰρ ὁ κύριος στῆσαι αὐτόν.
直译:
你是谁,竟审判别人家的仆人(ἀλλότριον οἰκέτην)?
他站立或跌倒,是在他自己的主人面前;
但他必能站立,因为 主有能力使他站立(στῆσαι)。
✦ 主人-仆人的比喻
表达:
犹太与外邦信徒都是基督的仆人,不能彼此辖制或论断。
二、犹太/外邦背景解读
罗马作为帝国中心,其教会由:
-
原有犹太会堂背景的犹太信徒(继续维持饮食律与节期)
-
信主的外邦人(没有犹太律法传统)
两族群在“吃/不吃”“守/不守节期”上出现巨大文化冲突。
这并不是“信心强弱”问题,而是 身份与文化的张力。
“有人只吃蔬菜”不是更属灵,而是避免吃到不洁净食物。
本章的核心不是饮食,而是:
→ 如何让以色列与列国在同一个弥赛亚群体中共存。
→ 这是罗 9–11 的神学继续往前推进。
三、Tucker 的后取代论之后阅读(准确标为 derived)
以下内容为 根据 J. Brian Tucker《Reading Romans after Supersessionism》ch. 8–10 的原则推导(derived):
1. “软弱的人”指犹太人(derived)
Tucker 强调罗马书要避免取代论,因此:
-
犹太人的律法实践不是“低级”、“属灵差”
-
而是 作为盟约子民的身份表达
因此保罗不是说犹太信徒比较差,而是:
“他们在某些实践上有更严格的界线,你们要接纳他们,而不是藐视。”
2. “接纳彼此”是外邦人加入以色列故事(derived)
προσλαμβάνεσθε(接纳)在 14:1、15:7 为 inclusio:
-
14 章一开始:接纳软弱者
-
15 章结束:基督接纳你们
Tucker 在 ch. 9 强调:
这是“外邦人被接纳进入以色列故事”的延伸,
而不是“外邦人成为新的以色列”。
3. 外邦人不可轻视犹太人的身份实践(derived)
“吃的一方轻视不吃的一方”
→ 是外邦人觉得自己“更自由、更先进、更属灵”。
但 Tucker 指出:
这正是取代论的早期表现。
外邦人若认为自己比犹太人“更属灵”,就是危险开始。
因此保罗警告:
→ 外邦人不要藐视犹太人的律法生活(dervied from ch. 8)。
→ 因为神已经接纳他们作为盟约子民。
4. 犹太人也不可审判外邦人的自由实践(derived)
犹太人看外邦人不守饮食律,本能上会“审判”。
但保罗提醒:
在弥赛亚里,外邦人不是“次等的”。
神接纳了他们,无需成为犹太人。
这是非取代论的对称结构。
四、神学整合:为什么这段经文重要?
1. 这段经文不是在谈饮食,而是在谈“如何成为一个合一的弥赛亚群体”
犹太人与外邦人在饮食、节期上天然不同,
但他们必须在一起敬拜同一位神。
2. 保罗不是废除犹太人的律法生活,而是保护它继续存在
这是 Tucker 神学的核心之一(ch. 8–10 derived):
-
外邦人不是要让犹太人“像外邦人一样自由”
-
犹太人也不是要让外邦人“变成犹太人”
神要这两个群体 在多元中活出合一。
**3. 14:4 的比喻是关键:
神是主人,犹太与外邦人都是仆人**
→ 你无权论断对方,因为你不是主人。
→ “站或跌”要向主负责,而不是向你负责。
这为今日多民族/多文化教会提供深刻实践意义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