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mans 7:7-13
📖 Romans 7:7
Greek:
Τί οὖν ἐροῦμεν; ὁ νόμος ἁμαρτία; μὴ γένοιτο· ἀλλὰ τὴν ἁμαρτίαν οὐκ ἔγνων εἰ μὴ διὰ νόμου· τήν τε γὰρ ἐπιθυμίαν οὐκ ᾔδειν εἰ μὴ ὁ νόμος ἔλεγεν· Οὐκ ἐπιθυμήσεις.
Literal CN:
我们要说什么呢?难道 律法(ὁ νόμος / ho nomos) 是罪(ἁμαρτία / hamartia)吗?绝不可能(μὴ γένοιτο / may it never be!)。
但我若不是借着律法,就不认识罪。因为我若不是律法说了:“不可贪恋(Οὐκ ἐπιθυμήσεις / ouk epithymēseis)”,我也不晓得贪欲(ἐπιθυμία / epithymia)是什么。
📌 Notes
-
「μὴ γένοιτο」:保罗最强烈的否定用语,可译为“绝不可能!”或“断乎不是!”。
-
「ἐπιθυμία」常译“贪心”或“情欲”,更准确是「内心的渴望、欲望」。
-
保罗此处强调律法揭示罪,而不是制造罪。
🪔 背景
保罗在此仍站在犹太人对托拉的尊荣立场上发言。
他并非否定律法,而是在说:律法使人「认识」罪。这与犹太传统中托拉揭示人的软弱、使人转向神的观念一致(参诗篇 19、119)。
📖 Romans 7:8
Greek:
ἀφορμὴν δὲ λαβοῦσα ἡ ἁμαρτία διὰ τῆς ἐντολῆς κατειργάσατο ἐν ἐμοὶ πᾶσαν ἐπιθυμίαν· χωρὶς γὰρ νόμου ἁμαρτία νεκρά.
Literal CN:
然而,罪(ἡ ἁμαρτία)借着诫命(ἐντολή / entolē)取得机会(ἀφορμή / aphormē),在我里面就发动、运作出各种欲望(ἐπιθυμία)。
因为没有律法(νόμος),罪是死的(νεκρά / nekra)。
📌 Notes
-
「ἀφορμή」=「起点」「基地」「机会」。罪“利用”了诫命来发动。
-
「ἐντολή」这里特别指“具体诫命”,与 νόμος(律法整体)略有不同。
-
「κατειργάσατο」=“生产出”、“完成”、“执行”。强调罪主动在我里面操作。
🪔 背景
这并不是说律法产生罪,而是罪利用律法中的界限唤醒人内心的反叛倾向(如创世纪 3 蛇对夏娃的诱惑)。
在犹太思想中,托拉界定了义与不义,但人的 yetzer hara(恶倾向)常在「界限」出现时活跃起来。
📖 Romans 7:9
Greek:
ἐγὼ δὲ ἔζων χωρὶς νόμου ποτέ· ἐλθούσης δὲ τῆς ἐντολῆς ἡ ἁμαρτία ἀνέζησεν, ἐγὼ δὲ ἀπέθανον·
Literal CN:
我曾经在没有律法(νόμος)的时候活着;
但当诫命(ἐντολή)来到的时候,罪活了过来(ἀνέζησεν),而我却死了(ἀπέθανον)。
📌 Notes
-
这节常被误解为“律法前没有罪”,但保罗的重点是主观经验:当律法界定禁令时,人内心的悖逆被唤醒。
-
「ἀνέζησεν」字面 “又活了”,暗示罪潜伏、但在诫命出现时被激活。
📖 Romans 7:10
Greek:
καὶ εὑρέθη μοι ἡ ἐντολὴ ἡ εἰς ζωὴν, αὕτη εἰς θάνατον·
Literal CN:
那本来是为生命(εἰς ζωὴν / eis zōēn)的诫命(ἐντολή),
对我反倒成了(εὑρέθη μοι)导致死亡(εἰς θάνατον / eis thanaton)的。
📌 Notes
-
保罗并未说诫命本身是坏的。
-
是罪利用诫命,使本该引向生命的律法,成为显明死亡的工具。
-
与申命记中「我今日将生与死陈明在你面前」(申 30:19)形成张力。
📖 Romans 7:11
Greek:
ἡ γὰρ ἁμαρτία ἀφορμὴν λαβοῦσα διὰ τῆς ἐντολῆς ἐξηπάτησέν με καὶ δι’ αὐτῆς ἀπέκτεινεν.
Literal CN:
因为罪借着诫命取得机会,欺骗了我(ἐξηπάτησεν / exēpatēsen),并借着诫命杀了我(ἀπέκτεινεν)。
📌 Notes
-
「ἐξηπάτησεν」=“彻底欺骗”,与创世纪 3:13 “蛇欺骗了我”用同一词根。
-
保罗在此把「罪」人格化,如同一股狡诈的力量。
📖 Romans 7:12
Greek:
ὥστε ὁ μὲν νόμος ἅγιος, καὶ ἡ ἐντολὴ ἁγία καὶ δικαία καὶ ἀγαθή.
Literal CN:
因此,律法(ὁ νόμος)是圣的(ἅγιος / hagios),
诫命(ἡ ἐντολὴ)也是圣的、公义的、良善的(ἁγία καὶ δικαία καὶ ἀγαθή)。
📌 Notes
-
保罗在此为托拉作辩护。
-
罪是问题,律法不是问题。
-
律法的圣洁、公义、良善,是犹太信仰的核心认知。
📖 Romans 7:13
Greek:
Τὸ οὖν ἀγαθὸν ἐμοὶ ἐγένετο θάνατος; μὴ γένοιτο· ἀλλὰ ἡ ἁμαρτία, ἵνα φανῇ ἁμαρτία, διὰ τοῦ ἀγαθοῦ μοι κατεργαζομένη θάνατον, ἵνα γένηται καθ’ ὑπερβολὴν ἁμαρτωλὸς ἡ ἁμαρτία διὰ τῆς ἐντολῆς.
Literal CN:
那么,这良善的(ἀγαθόν / agathon)岂成了我的死亡吗?
绝不可能(μὴ γένοιτο)!
而是罪,为了显出自己是罪(ἵνα φανῇ ἁμαρτία),借着良善(律法)在我里面造成了死亡,
好叫罪借着诫命(ἐντολή)显得极其成为罪(καθ’ ὑπερβολὴν ἁμαρτωλὸς)。
📌 Notes
-
保罗再次强调律法本身是「good」,死亡是因为「sin through the commandment」。
-
「φανῇ」=“显明出来”,说明律法揭露了罪的本质。
-
「καθ’ ὑπερβολὴν」=“极其、格外地”——罪的丑陋借律法被完全显露。
🪔 神学与背景说明
✡ 1. 律法的角色
在犹太世界,律法(νόμος / nomos)是神与以色列立约的礼物。
保罗不是否定律法,而是在解释一个深刻张力:
-
律法是 圣洁、公义、良善 的。
-
但人里面的罪(ἁμαρτία)利用律法来挑动悖逆。
-
因此律法揭露罪,而不是制造罪。
这与犹太传统并不矛盾。托拉的光越明亮,罪的污秽就越被显出来。
🧠 2. 「罪」的拟人化
保罗将 ἁμαρτία 描述成像“蛇”一样的势力(参创 3)。
它:
-
利用诫命(ἐντολή);
-
欺骗(ἐξηπάτησεν);
-
杀害(ἀπέκτεινεν);
-
使本为善的律法成了控诉的场域。
🔥 3. After-Supersessionism 视角
-
保罗从未说「律法被废除」。
-
他强调的是「律法与罪的关系」,而非律法与救赎的价值对立。
-
这段经文必须放在「以色列与神的盟约关系」脉络下理解:
-
律法显明人不能靠自己活出神的圣洁。
-
因此律法推动人回到神的怜悯与忠诚(ḥesed)。
-
神的救赎计划不是取代以色列,而是通过以色列显明罪与救恩的真实。
-
🕯 4. 难点解释
难点 | 原因 | 关键理解 |
---|---|---|
律法 vs 罪 | 表面看像保罗把律法说成“导致死亡” | 保罗强调罪「借律法发动」,律法本身是圣的 |
“我曾经活着” | 易被解读成律法前没罪 | 这里是保罗的“存在经验性”修辞,强调罪在律法显明时“被激活” |
律法与救赎 | 传统基督教误读成“律法被废除” | 实际上是律法显露罪,预备人进入救赎计划 |
✨ 小结(Romans 7:7–13)
-
📜 律法是圣洁、公义、良善的。
-
⚔️ 罪借着律法显露其真面目。
-
🧠 保罗将罪人格化,强调律法揭露罪的力量。
-
✡ 从盟约角度看,律法的功能不是被取代,而是成为救赎叙事的基础。
-
🕊 神的救恩不是“律法 vs 福音”,而是“律法揭示 → 罪显明 → 神的恩典得彰显”。
✅ Key Greek Terms Recap
Greek | Meaning | Notes |
---|---|---|
νόμος (nomos) | Law / Torah | 律法整体 |
ἐντολή (entolē) | Commandment | 具体诫命 |
ἁμαρτία (hamartia) | Sin | 拟人化、主动势力 |
ἐπιθυμία (epithymia) | Desire | 被诫命界定 |
μὴ γένοιτο (mē genoito) | May it never be! | 最强烈否定 |
ἐξηπάτησεν (exēpatēsen) | Deceived | 与创 3 呼应 |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