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罗马书 2:14–16

  📖 罗马书 2:14–16(直译 + 背景注释) 2:14 Ὅταν γὰρ ἔθνη τὰ μὴ νόμον ἔχοντα φύσει τὰ τοῦ νόμου ποιῶσιν, οὗτοι νόμον μὴ ἔχοντες ἑαυτοῖς εἰσιν νόμος· 因为当那些 没有律法 的外邦人, 按本性(自然) 去 行出律法的事 时,他们虽然 没有律法**,却 自己成了自己的律法 。** 要点: ἔθνη… μὴ νόμον ἔχοντα(没有律法的外邦) :不在摩西律法之下的群体处境。 φύσει(按本性/自然) :此处指 凭受造秩序内在的道德感与常识 (并非“凭肉体”行事),与智慧传统/普遍道德认知相通。 τὰ τοῦ νόμου(律法的事) :并非全套托拉细则,而是 律法所要求之事的要义 (如公义、诚实、怜悯)。 ἑαυτοῖς εἰσιν νόμος(自己成了律法) :意指 他们的内在道德识别与判断功能 在起作用,使其行为被可评估。 2:15 οἵτινες ἐνδείκνυνται τὸ ἔργον τοῦ νόμου γραπτὸν ἐν ταῖς καρδίαις αὐτῶν, συμμαρτυρούσης αὐτῶν τῆς συνειδήσεως καὶ μεταξὺ ἀλλήλων τῶν λογισμῶν κατηγορούντων ἢ καὶ ἀπολογουμένων· 这些人显明 “律法的 工作 ” 是写在他们心里 的——他们的 良心 与他们彼此之间的 意念 (思虑)一同作见证, 或是控告,或是为自己辩白 。** 要点: τὸ ἔργον τοῦ νόμου(律法的工作/效用) :保罗慎用“ 工作的效果 ”而非“律法本身”;指 律法所要求之义在他们身上产生的效应/痕迹 (非等同新约“心版的律法”之完全成就)。 γραπτὸν ἐν ταῖς καρδίαις(写在心里) :回响 耶利米31 与 申30 的语言,但这里是 普遍道德痕迹 ,不是新约重生的专指(那要到8章/林后3才展开)。 συνείδησις(良心) :希腊化语境中的“内在见证者/法庭证人”;保罗将其纳入审判框架: 良心与意念 构成 内在法庭 ,发生 控诉/辩白 。 λογισμ...

罗马书 2:12–13

  📖 罗马书 2:12–13(直译 + 背景注释) 2:12 Ὅσοι γὰρ ἀνόμως ἥμαρτον, ἀνόμως καὶ ἀπολοῦνται· καὶ ὅσοι ἐν νόμῳ ἥμαρτον, διὰ νόμου κριθήσονται· 因为凡在“ 不在律之下 ”(在律法之外)犯罪的,也必在“ 不在律之下 ”灭亡;凡在 律之内 犯罪的,将要 借着律 受审判。 要点与注解: ἀνόμως(“无律地”) :并非“无道德”,而是 不处在摩西律法管辖之内 (主要指外邦人)。 ἐν νόμῳ(在律之内) :处在托拉的启示与盟约之中(主要指犹太人)。 对称句式 :无论“在律之外”或“在律之内”, 犯罪就受相应裁量 ——与2:11 **“神不徇私”**呼应。 “借着律受审判” :律法提供 已知标准/证据框架 ,使“在律之内”的罪更 可被定准 (路标更清晰,责任更明确)。 2:13 οὐ γὰρ οἱ ἀκροαταὶ νόμου δίκαιοι παρὰ τῷ θεῷ, ἀλλ’ οἱ ποιηταὶ νόμου δικαιωθήσονται. 因为在神面前称义的,不是 律法的“ 听者 ”,而是 律法的“行者” (这些人将要 被称义 )。** 要点与注解: ἀκροαταί(听者) vs. ποιηταί(行者) :犹太语境里,“ 听 ”( shema )本就意含“ 听从/遵行 ”。保罗采用对偶修辞,击破**“仅凭拥有律法/听诵律法就义”**的错觉。 δικαιωθήσονται(将被称义,未来被动) :法庭语( 宣判为义 )。这里揭示 判决的标准 : 是否落实为“行” 。 与“因信称义”不矛盾:保罗在2:13强调 审判的可见标准 ;到3:21–26才说明 人如何在此标准前得救 (借着基督与信)。 真实的信 必生成 可见的行 (罗1:5;雅1:22“只是听道的欺哄自己”)。 🪙 术语速览(希腊—希伯来/亚兰语对读) 术语 直译/义项 圣经/传统语境 ἀνόμως 不在律之下/在律之外 指外邦人处境;非等同无道德 ἐν νόμῳ 在律之内 处在托拉启示/约的框架内 ἀκροαταί 听者 对应 shema :听=听从 ποιηταί 行者/实行者 oseh (行/做);...

罗马书 2:9–11

  📖 罗马书 2:9–11(直译 + 背景注释) 2:9 θλῖψις καὶ στενοχωρία ἐπὶ πᾶσαν ψυχὴν ἀνθρώπου τοῦ κατεργαζομένου τὸ κακόν, Ἰουδαίου τε πρῶτον καὶ Ἕλληνος· 患难 与 窘迫 要临到 一切人之魂 ,凡 实行 恶的人—— 先是犹太人,也以及希腊人 。 要点: θλῖψις/στενοχωρία(挤压/狭迫) :并列加强“外在压力 + 内在逼仄”的全面景况。 πᾶσαν ψυχὴν ἀνθρώπου(每一个人的魂) :强调普遍性(个体到群体无一免)。 κατεργαζομένου(持续地实行/成就) :不是偶发失误,而是 实践型 的恶。 πρῶτον… Ἕλληνος :呼应1:16“先是犹太人后是希腊人”,这里不是“偏袒”,而是 启示顺序/责任先后 (先蒙光照者先被照检)。 2:10 δόξα δὲ καὶ τιμὴ καὶ εἰρήνη παντὶ τῷ ἐργαζομένῳ τὸ ἀγαθόν, Ἰουδαίῳ τε πρῶτον καὶ Ἕλληνι· 却有 荣耀、尊贵与平安 ,归给 一切实行善的 人—— 先是犹太人,也以及希腊人 。 要点: 与2:9形成 镜像对称 :恶→患难/窘迫;善→荣耀/尊贵/平安。 εἰρήνη(平安) :不仅情绪安稳,也含 关系与秩序的和谐 (希伯来 שָׁלוֹם shalom )。 “先后次序”再现,凸显 特权=先受审、先受赏 的双面含义。 2:11 οὐ γάρ ἐστιν προσωπολημψία παρὰ τῷ θεῷ. 因为在神那里 并无徇私 (不看人的外貌/脸面)。 要点: προσωπολημψία(收人的脸/看脸面) :与七十士与希伯来经文呼应: “神不受贿赂,不看人情” (申10:17;代下19:7;伯34:19)。 连接2:2“ 按真理 的审判”: 同一标准 适用于犹太与外邦、特权与平民。 🪙 术语速览(希腊—希伯来/亚兰语对读) 术语 直译/义项 经文/传统语境 θλῖψις/στενοχωρία 患难/窘迫(外在挤压 + 内在逼仄) 先知与诗篇的“困厄”语域 ψυχὴ ἀνθ...

罗马书 2:5–8

  📖 罗马书 2:5–8(直译 + 背景注释) 2:5 κατὰ δὲ τὴν σκληρότητά σου καὶ ἀμετανόητον καρδίαν θησαυρίζεις σεαυτῷ ὀργὴν ἐν ἡμέρᾳ ὀργῆς καὶ ἀποκαλύψεως δικαιοκρισίας τοῦ θεοῦ 但就着你的 刚硬 与 不悔改 的心,你正为自己 积蓄 愤怒——在那 愤怒的日子**、并神 公义判决显露 之时(将要临到)的愤怒。** 注解要点: σκληρότης(刚硬) :与旧约“刚硬的心”( לב קשה )同域(出7:13;结36:26 的“除掉石心”作反衬)。 ἀμετανόητος καρδία(不悔改的心) :与2:4“神的良善引你 悔改 ”形成正反对照。 θησαυρίζεις(积蓄/储藏) :字面“当作宝藏地储存”;反讽性图像:不悔改的人不是在天上积财(太6:20),而是在“ 愤怒之日 ”为自己堆积“债”。可与申32:34(审判储存于“库房”)呼应。 ἡμέρα ὀργῆς(愤怒之日) :即先知传统的“ 耶和华的日子 ”( יום יהוה ,珥2;番1),审判显明的时刻。 ἀποκάλυψις δικαιοκρισίας(公义判决的启示) : δικαιοκρισία “公义的审断/审判”(hapax),强调神的判决将被 揭开 、不再隐藏。 2:6 ὃς ἀποδώσει ἑκάστῳ κατὰ τὰ ἔργα αὐτοῦ 他要按各人的 行为 报应各人。 注解要点: 保罗引用并凝练了经文母题(诗62:12〔LXX 61:13〕;箴24:12;耶17:10):**“各从其行”**的应报原则。 与保罗“因信称义”并不冲突:此处陈明神审判的 标准 (可见之果),而非人的 称义途径 。后文(3:21–26)才展开福音如何在此标准下施行拯救。换言之: 拯救出于恩典,审判按所行 ;真实的信必有可见的果(罗1:5;加5:6,22)。 2:7 τοῖς μὲν καθ’ ὑπομονὴν ἔργου ἀγαθοῦ δόξαν καὶ τιμὴν καὶ ἀφθαρσίαν ζητοῦσι ζωὴν αἰώνιον· 对于那些在 善行上 以 忍耐 而 寻求 ...

从“我和它”到“我和您”

从“我和它”到“我和您”  --介于其间的长椅——在科技主导的时代,重拾“I–Thou”的相遇 几个月前的一天,我在公园的长椅上坐着,度过了一天被看板、指标和手机红点统治的日子。旁边坐着一位老人,手里捧着一只停表——它停在他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。他正要去修表。 那五分钟,我们没有谈KPI、没有聊排期;谈的是他妻子、是时间、是生命真正让人“继续走下去”的东西。我的收件箱没有因此减少一封邮件,但 我的心里,真的有东西改变了 。 犹太思想家布伯会说:在那条长椅上,我从**“我—它”(I–It) 进入了 “我—你”(I–Thou)**。 一、两种看世界的方式 布伯指出,我们与世界相处主要有两种模式: 我—它(I–It) :分析、分类、优化、利用——对方是对象、资源、KPI。 我—你(I–Thou) :相遇——一个完整的“我”与一个完整的“你”,在“ 介于其间 ”里彼此临在、彼此回应。 I–It并不邪恶 ,它让我们修桥、排班、写代码。但 如果只有I–It ,就会发生异化:人变成档案和头像、同事变成产能、友谊变成“互动率”。社交媒体与算法更让“把人变成它”变得太容易:身体缺席、关系被量化、确定性比好奇心更受奖赏。 二、当我们把人“它化”,我们失去什么? 我们把他人缩小 成能服务我叙事的标签——“难缠客户”“慢半拍的收银员”“一个赞或一个拉黑”。 我们也把自己缩小 成会表演的角色——“数据”“个人IP”“精心雕琢的人设”。 我们饿死了“介于其间”的空间 ——信任、创造力、道德勇气就在那儿诞生。 没有一张表格会原谅人;没有一个评论区会握住你的手。 只有人,才能。 而这种彼此临在的 “我—你” ,正是家庭复原、团队兴旺、社会变得可爱的根基。 三、“我—你”不是玄学,它很具体 先称呼,后判断 :先问一句“请你说说”,再给贴标签。 在场胜过表演 :不必把自己打磨成“完美版本”,而是把一个真实的“我”带到场上。 彼此成全 :我允许你超越我的刻板分类,我也愿意被你的真实改变。 它 稀有 ,不是因为难,而是因为 不够“高效” 。但请想想——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,从来不高效:出生不高效、哀悼不高效、爱与领导也都不高效。 四、三步练习:把“I–Thou”带回今天 1)60秒重置:手机扣下,抬眼看人 下...

结果的祝福,系于忠诚的约

  结果的祝福,系于忠诚的约 ——从《你们都站立》(Nitzavim,申29:10–30:20)、《以赛亚书》61:10–63:9、以及《约翰福音》15:1–11谈“多结果子”的前提 引言:结果子之前,先问“我们住在谁里?” 圣经从来不把“结果子”(丰盛、兴旺、影响力)当作自我实现的清单,而是把它放在 约 的关系里: 是否忠诚(faithfulness) ,决定了 是否结果(fruitfulness) 。本周的妥拉分段《你们都站立》(Nitzavim)、先知书《以赛亚书》、以及新约《约翰福音》都从不同角度说明: 神的祝福以“住在祂的道与爱里”为条件 。保罗也以“信—望—爱”与“圣灵的果子”进一步印证: 真正的信心,必定成为忠诚,并开出生命的果子 。 一、申命记 29–30:站在约中,选择生命 Nitzavim 的开头是一个巨大的呼召: “ 你们今日都站立(נִצָּבִים nitzavim )在耶和华你们神面前 ……进入耶和华与你所立的约。”(申29:10–12) 1) 约的忠诚 ⇒ 地上的果实 “你若回转(שׁוּב shuv )…听从祂的声音,尽心尽性归向祂” (30:2), 祂就回转、怜悯、再聚集 (30:3),并“ 使你手中所办的一切事亨通 ”(30:9)。 这里“回转/归向”( teshuvah )不是情绪,而是 忠诚的再对齐 ;“听从/谨守”(שָׁמַע shema / שָׁמַר shamar )是 在实际生活里尊主为大 。 2) 生命与死亡的抉择 “ 我今日将生与死、福与祸陈明在你面前……所以你要选择生命 ,爱耶和华你的神, 听从 祂的声音, 专靠 (דָּבַק dabaq ,紧贴、黏附)祂。”(30:19–20) 经文把 爱、听、专靠 连在一起: 忠诚(faithfulness) 不是抽象的“我爱神”,而是“ 听从并黏附 ”——这就是 约的忠诚 ,而丰盛与兴旺就是这份忠诚的“地上回响”。 反面例证:29:18–19 警告“ 结苦胆与茵陈之根 ”,这是 不忠诚 所结的“毒果”。经文以“根—果”法则说明: 果子显明忠诚或背约 。 二、以赛亚 61:10–63:9:忠诚使“公义与赞美发芽” 以赛亚书从“被穿上拯救与公义”(61:10)转向一个强烈的比喻: “ 正如地使百谷发芽...

两种回归

  “两种回归”:希伯来圣经与犹太传统中的 תשובה(teshuvah) ,以及它与新约“悔改”的连结 ——基于妥拉、先知、智训与拉比注释,参见 Rabbi Jonathan Sacks《申命记·站立(Nitzavim)》中〈Two Concepts of Teshuvah〉的思路 一、词源与基本意涵: תשובה 是“回转/回归”,不只是“懊悔” תשובה ( teshuvah )来自动词 שׁוּב ( shuv )——“回头、转向、返回”。这与“感觉懊悔”的心理词并不相同: 在希伯来语里, 悔改的核心是“转向” :从错路转回正路,从离弃之地回到盟约的关系里。 因而 teshuvah 不仅是情绪或态度,更是 方向的改变 、 归位 与 重建关系 。 二、圣经锚点:从“你回转”到“祂也回转” 申命记30:1–10(Nitzavim 的核心段落) “你要回到( shavta )耶和华你的神……祂也要回转( v’shav )你被掳的,且要给你行心里的割礼(30:6)。” 人的回转与神的“回转/归顾”呼应,出现 双向的回归 :我们归向神,神也转身向我们施怜悯。 “心里的割礼”强调: 神亲自赋能,使回转成为可能 。 何西阿书14章;约珥书2:12–13;诗篇51篇;以西结18、33章 “ 以言语归向 耶和华”(何14:2)——这正是**认罪告白(וידוי vidui )**的圣经原型。 “ 撕裂你们的心,不是衣服 ”(珥2:13)——强调 内里转向 。 “ 我必赐你们新心、新灵 ”(结36:26–27)—— 神人互动 构成悔改的动力学。 诗篇与智训传统 诗51把 认罪—洁净—更新—使命 串起来:得赦免的人再去“ 教导罪人道路 ”(51:13),显明 teshuvah 也拥有 向外的见证 。 三、拉比与中世纪纲要:teshuvah 的“步骤” 犹太法典与传统把 teshuvah 描绘为一组可实践的步骤(不同流派略有差异,但精神一致): 承认/辨识 ( hakarat ha-chet ):看清所犯何事、为何而错; 忧伤/痛悔 ( charatah ):对伤害神与人的事实深感悲痛; 口里承认 ( vidui ):向神(并在适当处向人) 以言语承认...

起来,发光!

  Arise, Shine! ——本周妥拉经卷《Ki Tavo》、先知书《以赛亚书》60:1–22与新约《路加福音》24:44–53的合奏 引言:当“进入”遇见“发光” “ Arise, shine! ”(起來,发光!)不是一条抽象的宗教口号,而是盟约子民在历史中的使命宣告。本周妥拉经卷《Ki Tavo》(申命记26–29)以“ 你进入那地 ”(כִּי־תָבוֹא ki tavo )为题,指向以色列将要进入应许之地后的“ 如何活 ”;先知书《以赛亚书》60章以“ 起来(קוּמִי qumi),发光(אוֹרִי ori) ”呼唤锡安在列邦面前承担“光”的召命;新约《路加福音》24:44–53则展示弥赛亚如何开启门徒的心,成就“律法、先知、诗篇”的应许,使悔改与赦罪的好消息从耶路撒冷“ 向万国 ”发出。三处经文在时间与内容上首尾相接: 进入—承认—成全—差遣 ,让“发光”落地为一条可行的道路。 一、《Ki Tavo》:进入之地,活出明白的顺从 《Ki Tavo》描绘两幅核心画面: 初熟献祭与信仰宣告(申26) 以色列人献上初熟之物时,要背诵“ 亚兰人要灭我父 ”( Arami oved avi )的叙事式信仰告白:从苦害到拯救、从旷野到地土。敬拜因此不是“情绪高潮”,而是 历史记忆与感恩实践 。献祭后要 与利未人、寄居者同乐 ,把恩典化为公义与慷慨。 律法“讲明白”与“今日成为祂的百姓”(申27–29) 在以巴路山与基利心山,律法要**“讲明白”(בָּאֵר הֵיטֵב ba’er heitev ) ,百姓在“ 阿们 ”的应答中共同承担公义。申27:9–10说:“ 今日 你已成为耶和华的百姓……你要 听**(שְׁמַע shema )祂的声音,并 去行 (‘asa)。”这里的“听”不仅是听见,更是 明白—内化—实践 的合一。 《Ki Tavo》的祝福与警戒(申28)不是“胡萝卜与大棒”,而是 光的法则 :当以色列活在神的光中,万民就见到这光;一旦以色列遮蔽了光,世界也因失去见证而陷入阴影。 小结: 进入之地 并非抵达终点,而是进入 使命现场 ;盟约顺从不是盲从,而是 被讲明白的顺从 ,把感恩与公义联结成一种生活方式。这就是“起来、发光”的地面工程。 二、《以赛亚书》60章:从荣耀之光到列邦之路 “ 起...

罗马书 2:3–4

  📖 罗马书 2:3–4(直译 + 背景注释) 2:3 Λογίζῃ δέ τοῦτο, ὦ ἄνθρωπε, ὁ κρίνων τοὺς τὰ τοιαῦτα πράσσοντας καὶ ποιῶν αὐτά, ὅτι σὺ ἐκφεύξῃ τὸ κρίμα τοῦ θεοῦ; 那么,你这论断那些行这类事的人、自己却也做这些事的人哪——你“ 以为 ”(算计/设想)你能 逃脱 神的判决吗? 要点与注解: Λογίζῃ(你以为/你推算) : logízomai 有“ 盘算、估算 ”之意;保罗揭穿一种“宗教身份 = 免罚凭证”的 错算 。 ὁ κρίνων… καὶ ποιῶν(论断…却也去做) :与2:1呼应,针对 双标与伪善 的“道德家/宗教人”。 ἐκφεύξῃ(逃脱) τὸ κρίμα :法庭语;以为可 躲过 “神的判决(κρίμα)”。保罗用反问句击碎这种幻想。 2:4 ἢ τοῦ πλούτου τῆς χρηστότητος αὐτοῦ καὶ τῆς ἀνοχῆς καὶ τῆς μακροθυμίας καταφρονεῖς, ἀγνοῶν ὅτι τὸ χρηστὸν τοῦ θεοῦ εἰς μετάνοιαν σε ἄγει; 或者,你 轻视 他 丰盛 的 慈善**、 容忍 与 恒久忍耐 吗?你岂不知: 神的良善 正 引领 你走向 悔改 ?** 要点与注解: πλοῦτος(丰富/财富) 修饰三德: χρηστότης (良善/慈惠)、 ἀνοχή (容忍/暂缓执行)、 μακροθυμία (恒久忍耐、慢于发怒)。 这三项与出34:6 的神之名宣告相呼应: “有恩典、有怜悯、不轻易发怒(’erekh ’appayim)、丰盛慈爱与信实(ḥesed/’emet)。” καταφρονεῖς(轻视/藐视) :字面“ 向下看 ”,即把神的恩典当作理所当然(或当作“纵容”)。 τὸ χρηστὸν τοῦ θεοῦ… ἄγει(神的良善引领) :不是溺爱,而是**带人回转(引到悔改)**的恩慈治理。 μετάνοια(悔改) :思想—方向—忠诚的 转向 ;与希伯来 **תְּשׁוּבָה(teshuvah,“归回”)**观念一致:回到神与约的道路。 ?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