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聖的話語:從《利未記》24:10–12 論聖潔語言、創造與現代應用
神聖的話語:從《利未記》24:10–12 論聖潔語言、創造與現代應用
在《利未記》24:10–12 中,我們遇到了一段極具震撼力的敘述:一名以色列婦人的兒子與另一人爭鬥,並在衝突中「褻瀆了名,並且咒詛」。這一事件導致摩西將此人拘留起來,等候耶和華的判斷。
原文(利未記 24:10–11): וַיֵּצֵא בֶּן-אִשָּׁה יִשְׂרְאֵלִית וְהוּא בֶן-אִישׁ מִצְרִי בְּתוֹךְ בְּנֵי יִשְׂרָאֵל וַיִּנָּצוּ בַּמַּחֲנֶה בֶּן-הָאִשָּׁה הַיִּשְׂרְאֵלִית וְאִישׁ הַיִּשְׂרְאֵלִי׃ וַיִּקֹּב בֶּן-הָאִשָּׁה הַיִּשְׂרְאֵלִית אֶת-הַשֵּׁם וַיְקַלֵּל וַיָּבִיאוּ אֹתוֹ אֶל-מֹשֶׁה וְשֵׁם אִמּוֹ שְׁלֹמִית בַּת-דִּבְרִי לְמַטֵּה-דָן׃
翻譯: 有一個以色列婦人的兒子(其父是埃及人)在以色列人中間出來,在營中與一個以色列人爭鬥。這以色列婦人的兒子指名褻瀆(nakav et haShem)並咒詛(veyekalel),人們把他帶到摩西那裡。
這段經文是聖經中首次記錄一位明確「褻瀆神名」的案例,這引出了對語言神聖性的極高重視,也將我們帶入更深層的神學議題:話語與創造、話語與神的臨在、話語與秩序的關聯。
一、希伯來語詞根探究:「名」與「咒詛」
שֵׁם (shem):名字不僅是識別符號,更是代表其存在、屬性與能力。當說「神的名」時,實際是在談祂的同在與榮耀(參出 3:14–15)。
נקב (naqav):原意是「指出、刺穿」,在這裡指公開說出 YHWH 的名字。
קלל (qalal):意為「輕視、詛咒、褻瀆」,反義為「尊崇、祝福」。
在猶太傳統中,這樣的行動被視為對神臨在的反抗與詆毀,破壞了聖潔社群的根基,因此需要神直接判決其嚴重性。
二、從話語到創造:話語具有形塑現實的能力
聖經從一開始就強調:
「神說:要有光,就有了光。」(創世記 1:3)
這裡的「說」並非僅是溝通,而是帶有創造、設定秩序與生命的力量。
話語創造秩序:
創世記中的每個創造階段都是藉著話語(ויאמר אלהים)開始。
神的律法(妥拉)亦是以言語形式賜下,引導人類進入神設立的秩序。
話語撕裂秩序:
撒但在伊甸園中用扭曲的語言質疑神的話語(創 3:1–5),結果帶來混亂與死亡。
在利未記 24 中,咒詛神名的話語也是對秩序的破壞,需要藉由社群與神的審判來重建界線。
三、拉比與猶太倫理:語言是一座祭壇
猶太倫理視語言為人最接近神的屬性之一:
人是照神形象造的,而神是以話語創造世界。
說話即是參與創造、建構或摧毀現實。
塔木德(Talmud, Arachin 15b):
「殺人者可毀肉體,惡語卻殺靈魂。」
因此,拉比傳統教導:
語言應如大祭司口中的律法,純潔、慈愛且敬畏(瑪 2:6–7)。
避免 lashon hara(惡意言語)、rekhilut(搬弄是非),這些都等同靈性上的流血。
四、新約中的話語觀:口是心的出口,亦是國度的工具
耶穌強調話語的重要性:
「心裡所充滿的,口裡就說出來。」(馬太 12:34)
「凡對人說閒話的,在審判之日要句句供出來。」(12:36)
雅各書 3章 是新約最強烈的語言倫理論述:
舌頭是小肢體,卻能點燃生命的輪子。
舌頭既能頌讚神,也能咒詛人,這是不當的。
然而,新約也重建語言的聖潔功用:
「說造就人的好話,叫聽見的人得益處」(弗 4:29)
「用詩章、頌詞、靈歌彼此對說」(弗 5:19)
「你若口裡承認耶穌為主... 就必得救」(羅 10:9)
語言在新約中被恢復為:敬拜、宣認、祝福與傳福音的神聖工具。
五、現代生活中的聖潔語言實踐
1. 敬畏神的名:
不以神名輕呼、不使用「OMG」、「主啊」作感嘆詞。
在敬拜、講道、日常禱告中,以尊崇與敬畏說出神的名。
2. 操練安靜與節制:
抑制批評、論斷與戲謔。
學習沉默與聆聽為靈修習慣。
3. 使用語言建立他人與文化:
在家庭與職場中,用語言播下鼓勵、尊重與真理。
在社群媒體中守潔,拒絕謠言與攻擊性評論。
4. 教導下一代語言的屬靈性:
讓孩子明白說話不只是社交工具,而是屬靈行動。
六、故事啟示:當神聖感消失,社會秩序如何崩解
從前有一個國度,名為「曦光之地」。曦光之地的人曾是一個敬畏神、尊重語言與節奏的民族。他們每逢七日守安息,言語中不輕提神的名,也不嘲笑、不辱罵。他們的商業誠實、審判公正、長幼有序、鄰里互助。整個社會如同一座聖殿——有次序、有敬畏、有祝福。
但有一代人開始問:「我們為何不能說自己想說的話?為何要守這麼多禮節?」他們開始覺得聖潔是落伍、束縛人的觀念。
先是語言改變了——
原本的問安變成了冷語諷刺;
神的名被當作口頭禪隨意喊叫;
孩子們不再被教導謙遜和尊重。
接著是節奏改變了——
安息日變成商業促銷日,
家人不再同桌吃飯,而是各自看著手機。
再來,正義也動搖了——
審判不再看真理,而是看名聲和利益;
弱者被戲謔,說真話的人被嘲笑為古板。
七、歷史回聲:以色列的墮落與巴比倫的擄掠
聖經中以色列歷史的悲劇,是最鮮明的例證:當神的子民失去對聖潔與語言的敬畏,最終導致國家與社會秩序的全面瓦解。
先知耶利米多次警告當代的領袖與百姓,他們口稱耶和華,心卻遠離祂;他們的話語充滿虛假、詭詐與亵慢。他寫道:
「他們拉弓是為撒謊,不是為誠實。他們在地上增長勢力,不是為真理;因為他們行惡又不肯回頭。」(耶利米書 9:3)
「各人謹防鄰舍,不可信靠弟兄;因為弟兄竟彼此欺騙,鄰舍也都往來讒謗。他們各人欺哄鄰舍,不說真話。他們教舌頭學習謊言,勞勞碌碌地作孽。」(耶利米書 9:4–5)
這些對話語敗壞的控訴,揭示整個國家失去了真誠、敬畏與神聖感。結果是:
聖殿被毀、城牆傾塌;
王國滅亡、百姓被擄;
律法不再被誦讀,先知的話不再被聆聽。
以西結書也描述了神的榮耀如何從聖殿離開,因為百姓用口尊神,卻用行為與話語褻瀆祂的名(參以西結書 8–11章)。
當話語不再承載真理與榮耀,國家失去了神的同在,秩序自然崩塌。這不是單純的政治失敗,而是屬靈與語言層次的敗壞。
今日我們若輕看話語、輕視真理、隨意使用神聖的名號,我們是否也正走向同樣的危機?
「他們拉弓是為撒謊,不是為誠實。他們在地上增長勢力,不是為真理;因為他們行惡又不肯回頭。」(耶利米書 9:3)
「各人謹防鄰舍,不可信靠弟兄;因為弟兄竟彼此欺騙,鄰舍也都往來讒謗。他們各人欺哄鄰舍,不說真話。他們教舌頭學習謊言,勞勞碌碌地作孽。」(耶利米書 9:4–5)
聖殿被毀、城牆傾塌;
王國滅亡、百姓被擄;
律法不再被誦讀,先知的話不再被聆聽。
八、拉比與新約中的比喻呼應
拉比故事中,有一則關於語言的教導:
有弟子問師傅:「世上何物最有力量?」師傅讓他去市場帶回牛舌,說:「因為語言能祝福也能殺人。」隔日弟子又問:「那世上何物最危險?」師傅又要他帶回牛舌。弟子驚訝,師傅說:「正因如此,若無敬畏與節制,語言就是人類毀滅的利劍。」
耶穌也講過類似的教導:
「一個人心裡所充滿的,口裡就說出來...人若對弟兄說:『你這個魔利』,難免地獄的火。」(馬太福音 5:22)
祂並不只批評言語,更指出言語背後所代表的對神與人價值的否定。
九、新約教導的延續:語言與國度的價值觀
新約教導與舊約一致,強調語言與心靈狀態的連結,以及語言對國度生活的重要性。
(1)言語揭示心靈的真實
「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;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。因為心裡所充滿的,口裡就說出來。」(路加福音 6:45)
「善人從他心裡所存的善就發出善來;惡人從他心裡所存的惡就發出惡來。因為心裡所充滿的,口裡就說出來。」(路加福音 6:45)
耶穌強調:語言不是偶發的,而是心靈狀態的自然流露。
(2)語言帶來審判或稱義
「我又告訴你們,凡人所說的閒話,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;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,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。」(馬太福音 12:36–37)
「我又告訴你們,凡人所說的閒話,當審判的日子必要句句供出來;因為要憑你的話定你為義,也要憑你的話定你有罪。」(馬太福音 12:36–37)
耶穌使我們意識到,語言的屬靈重量,不亞於行動。
(3)使徒的語言倫理觀
保羅說:「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,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。」(以弗所書 4:29)
彼得說:「總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... 用溫柔、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。」(彼得前書 3:15)
雅各更警告:「舌頭在百體裡是個小肢體,卻能說大話...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。」(雅各書 3:5–6)
保羅說:「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,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。」(以弗所書 4:29)
彼得說:「總要心裡尊主基督為聖... 用溫柔、敬畏的心回答各人。」(彼得前書 3:15)
雅各更警告:「舌頭在百體裡是個小肢體,卻能說大話...能把生命的輪子點起來。」(雅各書 3:5–6)
使徒們一致呼籲信徒:
尊重語言的影響力;
以神聖態度面對每一句話;
讓話語成為造就與祝福的管道。
這些歷史與比喻、新約經文的教導都告訴我們:
當神的名不再被尊重,當語言失去神聖感,整個社會的倫理也會隨之崩潰。
語言不是中立的工具,而是文明與聖潔之間的橋樑。
願我們每個人,從一句話開始,恢復神聖的言語與敬畏的心,使這個世代重新充滿光與秩序。
「敬畏耶和華,是智慧的開端。」(箴言 9:10)
結語:成為說話有光的人
神藉話語創造世界,也藉著話語更新生命。我們的話語,要如燈台上的火,為黑暗中的人指引方向。利未記 24:10–12 的記載提醒我們:
說話是神聖的行動,亦是屬靈的祭物。
願我們如以賽亞在殿中所見那炭火潔淨嘴唇一樣,今日也求聖靈潔淨我們的語言,使我們不再輕看說話的聖潔。
「願我口中的言語、我心裡的意念,在你面前蒙悅納;耶和華—我的磐石,我的救贖主啊!」(詩篇 19:14)
讓我們在混亂的時代,以潔淨與祝福的語言,參與神聖的創造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