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們要聖潔
你們要聖潔:從《利未記》“Kedoshim”看聖潔的教導
一、引言:神的呼召與人的身份
《利未記》19章開頭這樣說:
“耶和華對摩西說:你要對以色列全會眾說:你們要聖潔,因為我─耶和華你們的神是聖潔的。”
(利未記 19:1-2)
這段話所處的妥拉段落被稱為 קְדֹשִׁים(Kedoshim),意思是「聖者們」。這不僅是神對以色列的命令,更是祂給予他們的身分──「你們是屬於我、被分別出來的子民」。這段經文既呼籲敬虔的生活,也建立了一種關係的基礎:你們要像我。
但究竟什麼是「聖潔」?這不只是道德潔淨或宗教熱心,而是一個深植於希伯來語和聖約思想中的概念。
二、希伯來文中的「聖潔」:קָדוֹשׁ(Kadosh)
「聖潔」在希伯來文中是 קָדוֹשׁ(kadosh),其核心含義是「分別、與眾不同、獨屬於某人」,特別是神的。
聖潔 ≠ 單純的道德完美
在現代語境中,我們往往把「聖潔」理解為道德高尚、沒有錯誤。但在希伯來語裡,קָדוֹשׁ 首先強調的是「被分別出來歸給神」。
-
神是聖潔的,因為祂完全與受造物有別。
-
以色列人被呼召為聖潔,是因為他們被神分別出來,作祂的子民。
-
地方(如聖所)、時間(如安息日)、甚至行為(如饒恕、誠實)都可以因為「歸屬於神」而成為聖潔。
所以,聖潔不是單靠行為達成,而是因為與神有關係而被轉化。
三、《利未記》19章的聖潔實踐:日常生活中的神聖
《利未記》19章內容極為豐富,被許多拉比稱為「小十誡」或「倫理的中心」。在這裡,「你們要聖潔」並不是抽象的理想,而是具體的行動表現:
1. 對神的敬畏與敬拜(19:3-8)
-
敬畏父母、守安息日、不可敬拜偶像。
-
強調敬畏是根基,因為神是聖潔的主。
2. 對鄰舍的公義與愛(19:9-18)
-
不可偷竊、不可欺壓工人、不可咒詛聾子。
-
留收割的穗子給窮人。
-
“要愛人如己”(וְאָהַבְתָּ לְרֵעֲךָ כָּמוֹךָ):這句經文(19:18)成為猶太倫理的核心,也被耶穌引用為最大的誡命之一(馬太福音22:39)。
3. 對公義的審判與商業誠信(19:35-36)
-
不可偏私審判。
-
度量衡要準確。
在這段落中,聖潔被具體化為社會正義、誠實商業、關懷弱者、尊重家庭與敬畏神。這說明,聖潔並非脫離世界的禁慾生活,而是活出與神形象相符的見證。
四、猶太拉比的傳統解讀
拉比希列(Hillel)與愛人如己
猶太教中最知名的一則故事是,一名外邦人問拉比希列:「請在你站立的一腳時間內告訴我整本妥拉的內容。」希列回答:
「你不喜歡的事,也不要加在別人身上。這就是整本妥拉,其餘皆是註解;你要去學習它。」
這正是來自 利未記 19:18「愛人如己」的實踐。拉比們指出,倫理行為就是聖潔生活的核心。
聖潔與神的形象
《塔木德》(Sifra, Kedoshim)也指出:
「你要像祂那樣聖潔——如同祂是慈愛的,你也要慈愛;如同祂是憐憫的,你也要憐憫。」
這正如彼得在新約中所說:「你們要聖潔,因為我是聖潔的」(彼前1:16,引用利19:2)。
五、從《利未記》到新約:聖潔的延續與完成
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:
「你們要完全,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。」(太5:48)
這正是《利未記》的回音。祂並沒有廢掉聖潔的呼召,而是把它帶到一個更深的層次──從內心出發的聖潔,由內而外的轉化。
保羅在《羅馬書》12:1也說:
「所以弟兄們,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,將身體獻上,當作活祭,是聖潔的,是神所喜悅的。」
在新約中,聖潔不再以祭物為中心,而是以生命為祭,憑著聖靈的能力活出與神相稱的生活。
六、結語:聖潔,是一種回應
在《利未記》中,「聖潔」不是遙不可及的完美,而是一個關係的標記──神呼召祂的子民「屬於祂」,並在生活中活出這種歸屬感。
聖潔不是要逃避世界,而是在世界中活出神的樣式。
聖潔不是壓抑情感,而是對神的愛做出的具體回應。
神的聖潔是祂完全的愛、完全的正義與完全的真實。祂邀請我們與祂同行,像祂一樣分別為聖,成為地上的光與鹽。
评论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