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要愛人如己

 

你要愛人如己:從《記》“Kedoshim”聖潔教導

一、引言:聖潔之中

在《記》19中,以色列會眾發出這樣命令:

你們聖潔,因為我—耶和華你們聖潔的。”19:2)

這段稱為 קְדֹשִׁים(Kedoshim)意思是「聖者們」。令人驚訝的是,這段有關聖潔命,很大一部分不是禮儀條例,而是有關如何鄰舍、誠實相待、照顧弱者、尊重人性具體行為。它的高潮來到18節:

你要愛人如己,我是耶和華。”
וְאָהַבְתָּ לְרֵעֲךָ כָּמוֹךָ אֲנִי יְהוָה

這句經文猶太傳統新約聖經一致認為精義,聖潔心意關係中的表現。


二、「愛」希伯來語意背景

希伯來中的「愛」אָהָבָה (ahavah)動詞אָהֵב (ahev)它的אהב (ʾ-h-v) 不僅情感愛,強調持久承諾、行動中的忠誠、關係維護

1. 不是感覺,行動

希伯來中,「愛」常常不是一種內在情緒,而是一種實踐忠誠關係選擇以色列(7:7-8),並不是他們可愛,而是信實。

2. כָּמוֹךָ (kamocha):如同自己

這個強調平等共感。怎麼看待自己、照顧自己,也要這樣對待鄰舍。不是抽象慈善心腸,而是關係中的自我轉移責任承擔


三、《記》中的「愛人如己」結構

1918說「愛人如己」之前,列出許多條例,這些條例成為具體表現:

1. 不可心裡你的弟兄(19:17)

不是僅僅避免仇恨行動,而是心靈層面潔淨一步拒絕心中滋長。

2. 坦然責備人(19:17)

顯示「愛」並不排除糾正錯誤。愛人如己包括願意對方行為負責,坦誠指出過錯,幫助悔改。

3. 報仇、埋怨(19:18)

愛人不僅行動加害,更是記憶不留毒。這是一種而出饒恕

這些都是「愛人如己」前提條件,構成傳統中「倫理聖潔」根基。


四、傳統對「愛人如己」詮釋

瓦(Rabbi Akiva)

這句話為:「這是偉大原則」(זהו כלל גדול בתורה)。意思是,都可以視為展開實踐。

列(Hillel)黃金法則

一名邦人要求單腳站立完整拉,回答:

自己憎惡事,不要鄰舍身上。這是拉,其餘都是解釋。你要學習它。」

與《記》19:18呼應,也是耶穌新約引用核心之一(馬太福音 22:39)。


五、對象:「鄰舍」是誰?

經文使用 רֵעַ (re’a) 詞,通常的是「同胞」、「中的人」。但在《記》19:34 中,明確指出:

寄居你們中間外人,你們本地一樣;如己,你們埃及寄居的。”

表示,「愛人如己」對象不限於血統以色列人,邦人、弱勢、社會邊緣提醒他們:「你們曾是寄居者,因此對待他人。」


六、新約:律法完成律法

耶穌回答人「一條最大」時,說:

你要盡心、盡性、盡意你的神……其次相似,就是愛人如己。」
律法先知一切道理總綱。」馬太福音22:37–40)

保羅說:

律法總結就是愛。」羅馬13:10)
因為律法在『愛人如己』一句話之內了。」5:14)

他們指出,律法精義不是規條主義,而是關係導向愛。


七、結語:愛,聖潔果實

愛人如己”不是道德口號,而是《記》聖潔中的核心實踐:

  • 它是聖潔性的回應(因為「我是耶和華」);

  • 它是責任(家庭、鄰舍寄居者);

  • 它是內心狀態淨化(恨、怨、報仇轉化);

  • 它是耶穌共同總綱──完成律法道路


附錄:三重連結——聖潔、公義、

在“Kedoshim”段落中,聖經三者緊密結合:

品格希伯來詞彙表現方式
聖潔קָדוֹשׁ (kadosh)分別神、尊重生命、
公義צֶדֶק / מִשְׁפָּט公平審判、誠實度量、照顧弱者
אָהָבָה (ahavah)饒恕鄰舍、糾正錯誤、怨、報仇

不是律法恩典對立,而是神聖性格不同面向,互為表裡。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圣经:对古代文化的抗议与纠正

圣经中的“麻风”与其真实含义

公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