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圣经,bible,天使,雅各,约瑟”的博文

耶稣是神独一的儿子?

  耶稣是神独一的儿子? 先不说别的,先看几节圣经中记载“神的儿子”的部分经文。 以色列作为神的儿子的经文: 你要对法老说:‘耶和华这样说:以色列是我的长子。我曾对你说,要让我的儿子离开这里,好叫他事奉我。你还是拒绝让他离开,看哪!我必杀你的长子。’” (出埃及记4:22) 20以法莲是我亲爱的儿子吗?是我喜悦的孩子吗?每逢我说话攻击他,我必再次记念他。因此,我的心恋慕他;我必定怜悯他。”这是耶和华的宣告。(耶利米书31:20) 6愚昧无知的人民哪,你们这样报答耶和华吗?他不是你的父,不是把你买回来的吗?他造了你,建立了你。(申32:6) 大卫作为神的儿子的经文: 26 他必呼叫我,说:‘你是我的父、我的 神、拯救我的磐石。’ 27我也要立他为长子,为世上最高的君王。28我要永远保持我对他的慈爱,我和他所立的约必坚立。(诗篇89:27) 14我要作他的父亲,他要作我的儿子,他若是犯了罪,我要用人的刑杖、用世人的鞭子纠正他。(撒母耳记下7:14) 所罗门作为神的儿子: 6 耶和华对我说:‘你的儿子所罗门要建造我的殿宇和庭院;因为我已经拣选他作我的儿子,我也要作他的父亲。7如果他坚心遵行我的诫命和典章,像今日一样,我必坚立他的国,直到永远。’ (历代志上28:7) 问题? 这些经文好像没有怎么引起人的注意,而且许多人从来没有想到旧约中还有这样的经文。大部分基督徒只知道基督耶稣是神的独生爱子, 下面这段经文深入人心,绝大部分基督徒都能背下面的经文,特别是约翰福音3:16: “16 神爱世人,甚至把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。17因为 神差他的儿子到世上来,不是要定世人的罪,而是要使世人借着他得救。18信他的,不被定罪;不信的,罪已经定了,因为他不信 神独生子的名。“(约翰福音3:16-18) 这段话除了讲耶稣是神的儿子外,更强调耶稣是神的”独生子“。如果耶稣是”独生子“,那怎么同上面列举的”以色列是神的儿子,大卫是神的儿子,所罗门是神的儿子“这样的经文和谐?而且基督徒都知道自己因为信靠耶稣十字架的救赎也成了“神的儿女”。那么怎样看待这些似乎矛盾的断言? 这儿无意也不可能全面展开,只是指出“以色列是神的儿子,大卫是神的儿子,所罗门是神的儿子” 和基督徒成了“神的儿女”是一致的,因为这些成为“神的儿女”的意义是他们都属于神,都成了神国度/家里...

旧约中的三一神观

图片
  (本文基于讲课slides文本缩写) 引言 三一神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教义之一,然而许多人认为这一概念只在新约中有所展现。本文将探讨旧约中如何暗示或预示三一神的存在,并解释这些现象如何为新约的教导奠定了基础。 上帝作为人的观念是否圣经独有? 在古代近东文化中,神以人的形式显现并非罕见,但圣经中的相关叙述具有独特性。它不仅仅描述神以人形出现,更重要的是这些出现往往伴随着深远的神学含义,预示着三一神的本质。 创世记  18  和  19 :亚伯拉罕接待耶和华 在创世记  18  章,耶和华以三位访客的形式显现,与亚伯拉罕交流,而其中一位似乎直接被称为 “ 主 ” 。到创世记  19  章,耶和华从天降下硫磺与火,摧毁所多玛和蛾摩拉。这两章中的叙述暗示耶和华在地上与天上同时存在,类似于 “ 天上的两种力量 ” 这一犹太教古老观念。 上帝会以人的身份临到人只是新约的观念吗? 出埃及记  3 :燃烧的荆棘 在出埃及记  3:1-6  中,耶和华的使者( מַלְאַךְ   יְהוָה )从燃烧的荆棘中向摩西显现,并自称 “ 我是我是 ” ( I AM WHO I AM )。这一称呼不仅揭示了神的自存本质,还暗示祂的超越性与临在性。这位显现的使者既是耶和华,又与耶和华有所区分。 但以理书  7 :驾云者 但以理书  7:13-14  描述了一位 “ 像人子 ” 的人物驾云而来,来到 “ 万古常存者 ” 面前,接受权柄、荣耀与国度。驾云的意象在古代近东文化中仅用于神灵,表明这位 “ 人子 ” 具有神性。然而,他与万古常存者的关系显示了一种复杂的多重性。 旧约如何提出神为人的观念? 主的话 旧约中, “ 耶和华的话 ” ( דְּבַר־יְהוָה )不仅仅是神的声音或信息,而往往以拟人化的方式出现,例如在撒母耳记上  3:1-10  和耶利米书  1:4-10  中, “ 主的话 ” 不仅向撒母耳和耶利米显现,甚至被描绘为站立和说话。这种描述与新约中的 “ 道成肉身 ” (约翰福音  1:14 )形成了直接的联系。 耶和华的使者 耶和华的使者在旧约中多次出现,例如在创世记 ...

上帝是完美的,为什么世界不完美?那么多苦难?

图片
  上帝是完美的,为什么世界不完美?那么多苦难? (本文是对后面讲道内容的缩写) 仰望耶和华,重新得力 《以赛亚书》40:31中写道:“但那些仰望耶和华的人,必重新得力;他们必像鹰一样展翅上腾;他们奔跑,也不困倦,他们行走,也不疲乏。” 这一节经文为苦难中的人指明了一条信仰之路,告诉我们,在面对困境时,唯有仰望耶和华,我们才能重新得力,超越自身的局限。 苦难的挑战 在苦难面前,我们不禁要问:“上帝是完美的,为什么世界却如此不完美?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苦难?” 这种疑问并不新鲜,它是每一个信徒和非信徒都可能面对的心灵拷问。 有许多事我们不知道 上帝的智慧远超人类的理解。《约伯记》中,上帝以旋风中的问答对约伯进行了提醒:“我奠定大地根基的时候,你在哪里呢?”(约伯记38:4)。约伯最终承认:“这些事太奇妙,是我不晓得的。”(约伯记42:3)。 我们的有限性使得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上帝的旨意。然而,这并不意味着上帝对我们的爱和关怀有所缺失。 神的自我约束与自由意志 上帝是全能的,但他为了实现更高的目标——良善与爱——选择自我约束。例如,在《以赛亚书》66:4中,上帝允许人们选择自己行恶的道路。他赋予我们自由意志,因为爱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。 耶稣在《马太福音》13:24-28中提到的稗子比喻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:神允许恶的存在,正是为了最终彰显他的爱与公义。 宇宙性冲突与神的属性 《创世纪》3:1-5讲述了蛇引诱夏娃的故事,揭示了邪恶如何通过谎言挑战上帝的良善、公义和权能。这是一场宇宙性的冲突,邪恶试图诋毁神的属性。上帝并没有用全能直接消灭邪恶,而是通过自己的作为,彰显了无条件的爱。 神与我们一同受苦 上帝并非对苦难无动于衷。他通过十字架向我们展示了他对人类苦难的认同。当我们受苦时,上帝也与我们一同受苦。他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,而是一位在苦难中与我们同行的救主。 上帝的帮助与力量 《诗篇》28:7写道:“耶和华是我的帮助,是我的盾牌;我的心倚靠他,我就得到帮助;所以我的心欢乐。” 上帝赐予我们力量,不是控制我们,而是赋予我们面对苦难的能力。 总结:爱的神义论 苦难虽然难以理解,但通过信仰,我们能够从中找到意义。上帝通过爱、自由意志和自我牺牲为我们提供了克服苦难的道路。在面对痛苦时,我们被呼召去仰望耶和华,从他那里得力,并用恩典和真理的爱去安慰他人。

相信?忠诚?

  圣经中经常读到“相信”一词。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翻译为“忠诚”更好。因此同 ChatGPT讨论合作写了这篇短文 。 将**πιστεύω**(pisteuō)翻译为“忠诚”而不仅仅是“相信”非常有道理,尤其是在新约中希腊介词**εἰς**(eis)和“信仰”这一概念的语境下。**“相信”**,通常从希腊动词**πιστεύω**翻译而来,实际上包含了比简单的知识认同更深的含义。它暗示了更深的**关系层面的忠诚或忠心**,特别是当我们理解**εἰς**所传递的向某物或某个状态**移动或进入**的意义时。 为什么“忠诚”可能是更好的翻译: 在许多情况下,**πιστεύω**(pisteuō)不仅仅意味着相信某个事实,它包含了**承诺、信任和忠心**,这些都是**忠诚**的元素。如果我们将信仰看作是进入与基督的关系,那不仅仅是**相信他是谁**,而是对他有**忠诚、信实和委身**。 翻译**πιστεύω**时的关键考虑: 1. **关系承诺**:相信**在(εἰς)**基督,通常是关系层面的,而非仅仅是智力上的。这意味着**进入**一种**忠诚和委身**的关系,将耶稣视为弥赛亚和主。在一世纪的语境中,“相信**在**耶稣”意味着**效忠**于他,作为他们的君王。     - **约翰福音 3:16**:“凡**信(εἰς)**他的人,不至灭亡,反得永生。”       - 这可以理解为:“凡对他**忠诚**的人”或“凡**委身于**他的人。”这种翻译强调了信仰的关系与盟约方面。 2. **信仰即效忠**:在古代文化中,**信仰**通常与效忠某个统治者或神明联系在一起。**相信某人**不仅仅是接受他们的存在;这意味着**服从他们的权威**并对他们**忠诚**。在盟约的背景下,忠诚是信实的主要表现。 3. **希伯来圣经中的盟约忠诚**:在希伯来圣经(旧约)中,信仰的概念往往与**忠诚和信任**相关。希伯来词**אמונה**(emunah),通常翻译为“信心”或“信实”,具有**坚定、忠心和可信**的强烈含义。     - **哈巴谷书 2:4**:“义人必因信(实)得生”(אֱמוּנָתוֹ)。这可以翻译为:“义人必因其**忠诚**得生。”意思是,义人在与神...

面对人生的困境:从”他差遣”篇学习的教训

  ”他差遣”篇(创世纪 32:4-36:43)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洞察,帮助我们应对挑战并实现个人转变。本篇的核心人物雅各面对了一系列考验,这些考验磨炼了他的品格,重塑了他的身份,并加深了他对上帝的依赖。通过审视雅各的旅程,我们可以总结出实际和属灵的教训,用来面对我们自己的困难。 承认脆弱并寻求神的帮助 当雅各准备与疏远多年的哥哥以扫会面时,他充满了恐惧和不确定性。多年前,雅各通过欺骗获取祝福,激怒了以扫,迫使他逃往外地。如今,雅各带着他的家人和财富返回,但也面临着可能发生致命冲突的前景。雅各没有单纯依赖自己的聪明才智或资源,而是转向神祷告: “你向仆人所施的一切慈爱和信实,我一点也不配得,因为我只拿着我的杖过这约旦河,如今我却成了两队。”(创世纪 32:10) 雅各的祷告展现了谦卑和感恩。他承认自己的脆弱,并表达了对神的 *chesed*(慈爱)和 *emet*(信实)的依赖。这种转向神的行为为面对困难树立了榜样: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的局限,并从更高的源头寻求力量。 教训: 在应对挑战之前,停下来承认自己的脆弱。怀着谦卑寻求神的引导,相信对神的恩典和信实的依赖能带来清晰和力量。 与困境搏斗:通往转变的道路 雅各旅程的转折点发生在他与一个神秘人物通宵摔跤的时刻。这场搏斗通常被解读为与天使或上帝本身的对抗,使雅各在身体上受伤但在灵性上得到强化。这位神秘人物将雅各改名为 **以色列**(意为“与神摔跤的人”),象征着雅各从欺骗者转变为一个通过坚持和信心而得胜的人。 这一事件强调了面对困境时参与和坚持的重要性。雅各的跛行——他脆弱的永久象征——成为他灵性成长的见证。在与恐惧搏斗并面对过去时,雅各获得了一个新名字和更新的使命。 教训: 困难通常需要我们的参与和坚持。不要逃避或否认挑战,而是与之搏斗——承认你的恐惧,并勇敢面对。转变往往源自于我们最想回避的挣扎。 和解:谦卑与宽恕的力量 雅各与以扫的重逢出人意料地和平。尽管经历了多年的恐惧和担忧,以扫却以爱和宽恕拥抱了雅各。而雅各则以谦卑的态度接近以扫,七次俯伏在地并奉上礼物以示和解。这一时刻体现了谦卑的力量以及修复关系的意愿。 雅各早先的祷告和摔跤经历为这次和解做好了准备。通过正视自己的恐惧并寻求神的引导,他找到了以真诚态度接近以扫的力量。而以扫的回应表明,即使在最紧张的关系中,和解也是可能的,只要带着谦卑和恩典来面对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