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基督徒”一词的演变

“基督徒”(Χριστιανός)一词的演变:从外号到荣耀的称号

在《新约》中,“基督徒”(Χριστιανός,Christianos)这个词从未被信徒用来称呼自己,而是** outsiders 所用的标签**,甚至带有嘲讽意味。然而,到了2世纪,教会开始主动接受这个名称,最终使其成为基督追随者的正式称谓。


一、《新约》时期(1世纪):外人所起的称号

“基督徒”在《新约》中仅出现三次,且均由非信徒使用

  1. 《使徒行传》11:26 – 安提阿的外邦人/罗马人首次使用

    • 「门徒称为基督徒是从安提阿起首。」(徒11:26)

    • 这里的“称为”(χρηματίζω, chrēmatizō)带有官方命名的意味,可能是当地人对这个新兴群体的称呼。

  2. 《使徒行传》26:28 – 亚基帕王的讽刺回应

    • 保罗在亚基帕王面前申辩后,王回答说:
      「你想稍微一劝,便叫我作基督徒啊?」(徒26:28,原文:ἐν ὀλίγῳ με πείθεις Χριστιανὸν ποιῆσαι)

    • 这里的语气可能是轻蔑或敷衍,显示亚基帕并不认真看待保罗的信仰。

  3. 《彼得前书》4:16 – 在逼迫中的称号

    • 彼得劝勉信徒:
      「若为作基督徒受苦,却不要羞耻,倒要因这名归荣耀给神。」(彼前4:16)

    • 彼得承认“基督徒”是逼迫者所用的标签,但鼓励信徒以这名为荣。

早期信徒的自称

  • 「门徒」(μαθηταί, mathētai – 最常用的自称(徒6:1-2)。

  • 「圣徒」(ἅγιοι, hagioi – 强调属神子民的身份(林前1:2)。

  • 「弟兄姐妹」(ἀδελφοί, adelphoi – 突出教会内的团契(徒15:1)。

  • 「这道路的人」(ἡ ὁδός, hē hodos – 早期教会的别称(徒9:2)。


二、2世纪初期:教会开始接受这个名称

到了2世纪初期(约公元100年后),随着教会与犹太教彻底分离,信徒开始主动采用“基督徒”这一称呼

1. 安提阿的伊格那丢(Ignatius of Antioch,约110年)——首位以“基督徒”为荣的教父

  • 在《致马格尼西亚人书》第4章中,他明确宣称:
    「我们若不按基督徒(Χριστιανός)的方式生活,就不能算是属神的。」

  • 他还将**“基督徒”与“犹太化”信仰对比**,显示基督教已被视为独立于犹太教的新信仰体系。

2.《十二使徒遗训》(Didache,1世纪)——仍避免使用“基督徒”

  • 这份早期教会手册始终使用**“生命之路”**(Didache 1:1)而非“基督徒”,表明该词尚未被普遍接受。

3. 小普林尼(Pliny the Younger,112年)——罗马官方眼中的“基督徒”

  • 在他致图拉真皇帝的信中,称信徒为**“基督徒”(Christiani),并描述他们“顽固地崇拜基督”**。

  • 这显示罗马政府已正式将“基督徒”视为独立的(非法的)宗教群体


三、2世纪后期:“基督徒”成为标准称谓

到了2世纪后期至3世纪,教会完全接纳了这一名称,甚至将其转化为荣耀的象征

1. 特土良(Tertullian,160–220年)——以“基督徒”为荣

  • 在《护教篇》(197年)中,他自豪地宣称:
    “基督徒(Christianus)之名源于‘受膏者’(Χριστός),这是我们荣耀的源头!”

  • 他还讽刺罗马人:
    “只要台伯河泛滥,或尼罗河不泛滥,人们就喊:‘把基督徒喂狮子!’”

2. 成为主流词汇(3–4世纪)

  • 优西比乌(Eusebius)的《教会史》等文献中,“基督徒”已成为标准术语。

  • 君士坦丁归信(312年)后,该词彻底摆脱负面含义,成为帝国认可的合法身份


为何教会最终接纳“基督徒”一词?

  1. 与犹太教分离:公元70年圣殿被毁后,基督教逐渐脱离犹太教框架。

  2. 逼迫强化身份:殉道者(如坡旅甲)以“基督徒”之名赴死,使其神圣化。

  3. 神学明确性:该词超越了犹太-外邦人的种族分歧,直指对基督的忠诚


结论:从嘲讽到神圣的逆转

  • 1世纪:外人用作嘲讽标签 → 2世纪:教会逐步接纳 → 4世纪后:全球信徒的荣耀身份。
    这一转变见证了早期基督徒的勇气——他们将一个蔑称,转化为信仰的徽章

反思:今日我们是否也当如初代信徒,活出“基督徒”之名应有的生命?

评论

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

圣经:对古代文化的抗议与纠正

圣经中的“麻风”与其真实含义

十二使徒教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