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“盟约”的博文

义与悔改

  从《申命记》1:1–3:22、以赛亚书1:1–27及使徒行传7:51–8:4看“义”与“悔改” 在犹太传统与圣经神学中,“义”( tzedakah ,צְדָקָה)与“悔改”( teshuvah ,תְּשׁוּבָה;希腊语 metanoia ,μετάνοια)是灵性生活的核心,指引个人与社群与神的关系。本文以《妥拉》周份 Devarim (《申命记》1:1–3:22)、哈夫塔拉(《以赛亚书》1:1–27)及新约(《使徒行传》7:51–8:4)为依据,深入分析 tzedakah (义/慈善)与 teshuvah / metanoia (悔改)的意义。结合希伯来原文、犹太传统(塔木德、米德拉什)、希腊语背景及非取代神学视角,本文阐明这两概念如何在以色列的盟约框架与普世信仰中交织,激励公义与灵性更新的生活。 《申命记》1:1–3:22: Tzedakah 与 Teshuvah 的盟约根基 《申命记》( Devarim ,דְּבָרִים,“话语”)是摩西对以色列的临终演讲,回顾历史、律法与神的应许,强调顺服带来祝福、悖逆招致咒诅(《申命记》1:6–8,3:20–22)。虽然 tzedakah 与 teshuvah 未在《申命记》1:1–3:22中直接出现,但其主题贯穿其中。 1. Tzedakah (צְדָקָה,义/慈善) 定义与词源 : Tzedakah 源自希伯来语词根צדק ( tzadeq ,公义、正直),意为“正义”或“正直”,在拉比传统中指履行神命令的慈善行为。不同于现代西方的“慈善”(自愿施舍), tzedakah 是宗教义务,强调赋予穷人自立能力,而非单纯的慷慨(《塔木德·巴巴·巴特拉》9a)。 《申命记》1:16–17:“要秉公审判……不可徇私。”(希伯来原文:שָׁפַטְתֶּם צֶדֶק, shafattem tzedek ,“秉公审判”)。这里的 tzedek 要求司法公正,确保弱者(如孤儿、寡妇)得到保护,反映 tzedakah 的社会正义面向。 《申命记》10:18(虽超出本周份,但与主题相关):“祂为孤儿寡妇申冤,怜爱寄居的,赐他衣食。” Tzedakah 体现神对弱者的关怀,呼召以色列效法神的公义。 在《申命记》中的体现 : 摩西在《申命记》1:12–18任命公正的领袖,确保 tzedek 在社群中实现。这种公...

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:从圣经文本中读出的盟约忠信

 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:从圣经文本中读出的盟约忠信 引言 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关系常被误解为“旧与新”的断裂,甚至在某些神学传统中出现所谓的“替代神学”(replacement theology),即教会取代了以色列成为神的新选民。但这并非圣经本身的叙述。通过回到希伯来圣经与新约原文,并吸取约拿单·萨克斯(Rabbi Jonathan Sacks)关于《利未记》的评论,我们将看到: 神对以色列的盟约从未废弃,而基督教的根也深深植于犹太的信仰之中。 一、耶稣与使徒:犹太传统中的延续者 路加是否是外邦人? 传统上,有些人认为《路加福音》和《使徒行传》的作者路加是外邦人,但从文本与语境来看,这一假设缺乏坚实基础: 他深谙犹太圣经与圣殿习俗,用希腊文准确引用七十士译本; 他在《使徒行传》中熟悉节期与会堂传统,从未以“我们”和犹太人做区分; 哥林多后书11:22与腓立比书3:5说明保罗的同工多为犹太人。 因此,路加极有可能是犹太人,而非传统所说的“第一个外邦作者”。这也再次强调: 新约不是“非犹太传统”的文献,而是犹太背景中的弥赛亚启示 。 新约所有的作者与主要人物(包括耶稣、彼得、雅各、约翰、保罗) 全部都是犹太人 ,他们的信仰、行为与语言深深扎根于托拉、先知书与圣殿的敬拜系统中。 保罗:从未放弃犹太身份 “我是希伯来人所生的希伯来人……按律法说我是法利赛人。”(腓立比书3:5) “我在神面前所事奉的,是我祖宗一样虔诚的信仰。”(提摩太后书1:3) 保罗即使在外邦人中宣教, 仍坚持在节期上耶路撒冷敬拜 (使徒行传18:21),遵守拿细耳人的誓言(21:23-26),并在各地犹太会堂中首先传道(使徒行传17:1-2)。 保罗并不认为自己“脱离犹太教”成为“基督徒”,而是 将耶稣看作弥赛亚,托拉的成全者 。 二、神未曾弃绝祂的百姓 “我且问:神弃绝了他的百姓吗?绝对不是!因为我也是以色列人……神并没有弃绝他预先所知道的百姓。”(罗马书11:1–2) 在希腊原文中,“μὴ γένοιτο”是强烈的否定,意为“绝不可有这种事!” 保罗用“橄榄树”来比喻外邦信徒被接入属灵以色列,并警告外邦人不要自高:“你不是根,乃是枝子。”(11:18) 三、重新理解“弃绝神学”:Jonathan Sacks 的洞见 在某些神学传统中,出现了所谓的“弃绝神学”或“替代神学”(replaceme...